他家和爺爺家,所以弄了倆樹杈子。
剛走到大門口,就聽身后有動靜,是一陣低沉渾厚的呦呦聲。
山杏不用回頭,就歡呼一聲:“是大鹿鹿回來啦!”
不好!
劉青山撒腿要跑,可是哪跑得過四條腿的梅花鹿呀。
后背還是被輕輕頂了一下,他也順勢趴在地上,打完招呼就好了。
爬起來之后,山杏和彩鳳,已經在那里和梅花鹿親近。
還有幾只今年生的小鹿仔,也湊上來,大眼睛水汪汪的,顯得那么馴良和懵懂。
小鹿的腦袋還沒山杏高呢,仰著頭,正好舔到小丫頭臉上,舔得她咯咯直笑。
在后面,則是大部隊,這幫家伙現在也不怎么怕人,都用蹄子刨著地上的積雪。
瞧那樣子是著急了:咋還不開飯涅?
自打入冬以來,鹿群基本上半個月左右,就會來一趟,劉青山家的苞米,都吃了好幾百斤。
早晚連利息一起討回來!
他嘴里叨咕著,又去收苞米,小老四還弄了一些大粒兒鹽。
山杏一邊喂鹿,嘴里還一邊說:“今天是小年,給你們多吃點,就當過年嘍。”
這小丫頭,還真是善良。
鹿群這樣親近她,或許就是感受到了這種善良吧?
劉青山給她們倆拍了幾張照片,有騎大梅花鹿的,也有和小鹿仔親近的,然后就進屋扎燈籠頭去了。
這活兒大伙都能上手,大姐把五彩紙剪成小三角旗,大姐夫負責抹漿糊。
四鳳五鳳喂完梅花鹿,也回屋幫著遞小旗子,劉青山和母親一起,負責把一張張彩旗,粘貼到樹枝兒上。
等一個燈籠頭粘完,就弄另一個,這個粘完,第一個也差不多干了,就拿到外面,綁到燈籠桿上。
燈籠頭的下面,用木頭釘一個三腳架,固定到桿子上,最前端幫一個圓鐵環,然后就把燈籠桿豎起來,綁到園門的木頭樁子上。
“真好看!”
五顏六色的小彩旗,被風吹得嘩嘩響,老四老五在下面直拍小巴掌。
這時候,二姐的燈籠也糊好了,有六個面,向周圍伸出六條龍身,最末端挑著一個彩色的穗子,燈籠下面則是一個彩紙疊成的大紅球,非常漂亮。
“掛燈籠,掛燈籠!”
老四嘴里一個勁吆喝著,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
劉青山心中頗有些感慨:以后過年,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主要原因,還是自己動手越來越少,啥東西都買現成的,也就不那么珍惜了。
就像現在,啥啥都需要自己動手,自然就融入到過年的氣氛之中。
他正琢磨著呢,就聽二姐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三鳳兒,你沒往鐵環里穿繩子,怎么掛燈籠呀?”
劉青山抬頭瞅瞅,可不是嗎,忘記拴繩子,燈籠自然帶不上去。
要是把燈籠桿放倒,好像不大吉利啊。
劉青山往掌心吐了兩口吐沫:“那只能俺順著桿子爬上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