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提了,就抓了兩窩,還死貴死貴的。”
老板叔一說起這個,就滿腦門子官司,同樣表情的還有張桿子,嘴里也一個勁埋怨:
“老板子,你還能不能干點啥了,豬場都沒豬崽養,俺這一天天閑得慌啊!”
現在就是沒流行“閑的蛋疼”這句話,否則應該就是張桿子的真實寫照。
這個可不是因為沒媳婦,而是嘗到了養豬賺錢的甜頭之后,真閑不住啦。
這種話從原本的懶漢張桿子嘴里說出來,叫大伙還真有點哭笑不得。
換成往常,肯定有人又要拿張桿子開涮,比如說他娶個媳婦就不閑了等等。
但是今天卻沒有人開口,或許是大伙也覺得:不應該取笑一個勤勞的人吧?
車老板子則朝張桿子攤攤手:“沒法子啊,現在咱們碧水縣,掀起養豬熱,俺總不能給你生豬崽子吧?”
張桿子換上一副笑嘻嘻的模樣:“你肯定生不出來,要不換成你媳婦試試?”
這貨果然是“正經不過三秒”。
車老板子也立刻反擊:“把你二姨叫來還差不多。”
斗了兩句嘴,也覺得沒意思,說起來,這股養豬熱,還是他們夾皮溝引領的呢。
結果現在也變得無豬可抓,反倒成了受害者。
于是他又轉向劉青山:“還是青山辦法多,給出個主意吧。”
“咱們有大解放,就到周邊的縣城去買好了。”
劉青山知道,養豬的熱潮,肯定要持續好些年呢,所以養豬場還可以考慮擴大一下,同時還要增加一些母豬的占比。
他們豬場有三十多頭母豬,老母豬一年基本上就是兩窩羔,平均每窩按照十只豬崽算,還不夠自己豬場養的呢。
“對呀,明天去臨縣看看!”
車老板子一拍大腿,很受啟發,甚至還能舉一反三:“要是別的地方豬崽便宜,那干脆咱們就多買點回來,倒騰豬崽子賣,反正有車!”
在劉青山的影響下,大家的膽子也大了,思路也更加開闊,這些都是無形中的轉變。
有了趕集的成功經驗,對這種事,大伙也都不再有什么顧慮。
就連一貫擔心投機倒把的老支書,都表示支持,并且定了幾個人,成立個臨時抓豬小組,明天負責跟車,專門搞這件事。
看看人來齊了,張隊長咳嗽了一聲,就宣布開會。
第一件就是把種植水稻提上日程,安排了兩戶人家,把大棚整理出來,準備育水稻苗。
土地和人一樣,也是需要休息的,要重新翻一遍,補充肥料,空閑一段時間,然后再重新播種。
考慮到二彪子主導水稻的種植,所以選的這兩戶,一戶是二彪子家,一戶是他家的鄰居張撇子家,這樣也方便管理。
這兩家也都沒意見,一來種水稻是村里的大事兒,二來合作社里也給補助呢。
這事比較簡單,安排下去就完事。
第二件事,就是擴大塑料大棚的種植面積。
新棚子就不能放在村里了,而是要在村外的大田里直接修建。
管理上,也不能再采用一家一戶的方式,而是專門成立一個勞動組。
這里面涉及到的事就比較多了,從征土地到人員安排,再到勞動力的具體分工,一樣一樣,都得安排明白。
等安排妥當之后,大頭忽然站起來說:“咱們的塑料大棚規模擴大,俺想起一個問題,肥料肯定不夠用。”
對呀,大伙恍然大悟,從去年的情況來看,豬場提供的肥料,頂多能供應村里目前現有的這些大棚。
大伙兒都是種莊稼的行家,當然知道土地不能缺少肥力,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絕對不是說說。
“大頭說得對,而且能把事情想到前頭兒,是塊伺候田地的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