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書吧嗒著小煙袋,嘴里夸了兩句。
算起來,劉青山和大頭他們這些小年輕,算是村里的第三代,叫老支書看到希望,所以很是欣慰。
不過問題該咋解決?
張桿子眨巴半天眼睛,嘴里冒出來一句:“要不咱們還是多養豬吧?”
反正他現在是認準一條道,那就是:養豬養豬再養豬。
豬場的規模肯定要擴大,不過全靠豬糞的話,肯定也無法提供幾十畝大棚的需求。
大家七嘴八舌研究一陣子,覺得還得重新開辟糞源。
張大帥就朝張桿子指了指:“桿子啊,看來你還得重操舊業,當你的鐵勺大將軍嘍!”
想想張桿子趕著毛驢車掏糞的情景,大伙也都不覺莞爾。
不過沒有人嘲笑:好像張桿子的轉變,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不僅不會嘲笑,而且心里都還有一股尊敬。
張桿子也不含糊:“干就干,俺又不是沒干過,就是有點舍不得俺的那些弟兄們。”
他嘴里的弟兄們,當然就是豬兄弟了。
看到大伙也沒啥好法子,劉青山決定說說自己的想法,他站起身,還沒等說話呢,周圍噼噼啪啪的,就有人拍起巴掌。
“青山啊,大伙早都等著你拿主意呢。”
張隊長笑呵呵地說出了人們的心聲。
搞得劉青山還有點怪不好意思的,先鞠了個躬,畢竟在場的,除了大頭之外,剩下的都是長輩,然后這才說道:
“俺的想法是,咱們要形成一個現代化的生態農業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養殖牲口,糞便肥田;田地里種植飼料,喂養牲口,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循環圈兒。”
這個很好理解,大伙都點頭表示明白,車老板子也聽出點意思:“青山,你的意思,還是要發展養殖業,多弄點造糞機器?”
大伙有點想笑,造糞機器可不是啥好話,是形容那些光知道吃不知道干活的懶漢,比如幾個月前的張桿子之類。
但是現在的張桿子,已經擺脫了這個稱號,所以他一點也不在意,反倒接過話茬:
“造糞機器的話,除了豬,就是牛啦,那家伙,一個大牛糞拍子,就趕上老板子你拉好幾天的了。”
車老板子開始還認真聽呢,結果說著說著就不正經了,于是氣哼哼地還嘴道:“還夠你吃好幾天的呢。”
“別打岔,聽青山繼續說。”
張隊長敲敲桌子。
劉青山就繼續說:“沒錯,咱們就是要養牛,不過是養奶牛。”
說完,晃晃手里的一本書,是他新買回來的,封面上畫著一頭黑白花的奶牛,肚皮下面正嘩嘩地往下流著牛奶,就跟水龍頭似的。
大伙眼前不由一亮,奶粉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高級營養品。
至于鮮奶啥的,大城市都供給不足。
在改開之前,奶牛場也是國營的,這兩年倒是允許私人養奶牛了,可是老百姓的意識還沒上去呢。
“聽說,一頭奶牛可挺貴的,比黃牛還貴呢?”
張隊長望望劉青山,雖然合作社有了一萬塊的公共積累,不過前兩天差不多都給張龍和二彪子帶去買機械了。
就算他們耕田的大牤牛,一頭也得四五百塊,是絕大多數人家里最值錢的。
估計奶牛更貴,而且要養就不能是一頭兩頭的,絕對不是小數目,這筆錢哪出啊?
劉青山當然早就想好了,笑了笑說:“咱們可以去銀行貸款啊。”
又要貸款,年前才剛剛把貸款還上啊!
屋子里的人,全都瞪大眼睛,愣愣地望著劉青山,他們真不想拉饑荒過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