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英從屋里出來的時候,劉青山也樂了:這姑娘的行李卷,雙肩都挎著繩子,牢牢背在身后,這是準備走長途嗎,走回夾皮溝?
一般來說,到秋天的時候,家里的柴火不夠燒了,去野地里摟柴火,回來的時候,都這么背。
有時候高高一大捆,跟小山似的。
繩子勒得兩個肩膀都火辣辣的,回家卸下柴火,肩膀頭子都是兩道紅印子。
估計是劉英老師以為要走著回村呢,所以才這么正式。
于是劉青山笑了笑:“劉老師,咱們有車。”
來車了啊,那太好啦。
劉英抿嘴笑笑,來的時候,她聽爹媽說了,夾皮溝是個小山村,都窮冒煙兒了,所以也早就做好了吃苦挨累的準備。
正好院子里停著一輛牛車,拴在門口的樹上,不用說,肯定就是這輛了,有車總比走著強。
劉英就麻利地卸下行李卷,直接扔到牛車上,行李卷外面都用塑料布包著呢,也不怕弄臟嘍。
“劉老師,那不是咱們的車。”
劉青山覺得這個爽快的姑娘挺逗的,就是有點小迷糊。
不過更好,這樣的女孩子大大咧咧的,比較好相處。
等他把吉普車開過來,劉英還真愣住了:這年頭,公社一把手能有吉普車坐,那就算不錯了。
她一個民辦教師,怎么能享受到這種待遇?
就連高峰,原本有點打蔫兒的眼神,也一下子亮起來,繞著吉普車轉了兩圈,摸摸這拍拍那,最后才說:“這車還挺新。”
“去年剛弄回來的,還不到一年呢,兩位老師,上車吧。”
劉青山先把行禮啥的都裝上車,然后上人。
開著吉普車,拉著兩位老師,行走在平整的沙石路上,連劉青山心中,都頗有些感慨。
想想去年這個時候,騎著自行車去接老姐來村里,那叫一個凄慘啊。
于是他一邊開著,一邊樂呵呵地把這件事,給兩位新老師講了一遍。
“嗯,楊老師很厲害,要是換成是我,估計都打退堂鼓了。”劉英設身處地想一想,心里還真有點佩服。
“那楊老師現在……”
高峰顯然更關心這個問題。
劉青山笑道:“剛才咱們從公社西邊出來的時候,你們看到道南的那個野菜廠了嗎?”
那兩位都點點頭,劉英嘴里還嗯了一聲。
“楊老師現在是夾皮溝野菜廠的廠長。”
劉青山嘴里淡淡的說著,聽得劉英都一愣一愣的:從老師直接當廠長,這個跨度好像有點大。
劉青山跟著又補充道:“我們夾皮溝,現在是農村合作社的模式,將來還會創辦越來越多的工廠。”
果然,他說完這話,高峰眼睛一亮,露出思索之色。
十多里路,很快也就到了夾皮溝,直接停在隊部院里。
下了車,劉青山指著前面介紹說:“新的小學,已經和隊部一起蓋呢,都是磚瓦房,估計入冬之前,就能搬過去。”
兩位新老師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朝著東邊望望,果然幾百米外的地方,正在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