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群中的劉青山,依舊是最年輕的勞模代表,鄭紅旗暗暗下定決心:等一起去地區參加勞模大會的時候,還得跟青山兄弟好好探討探討,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好不容易搞出點模樣,可不能走彎路。
在縣里的勞模表彰大會結束之后的第二天,劉青山就跟隨著碧水縣的團隊,出發前往松江市,參加地區的勞模會。
市級勞動模范,碧水縣有將近十個指標,但是縣里的主要領導,也要參加大會,所以人數就超過十個。
一共三輛吉普車,再加上劉青山開了一輛開拓者二代,也就拉下了。
劉青山這輛車里,坐著王書記和鄭紅旗,還是比較寬綽的。
一邊趕路,三個人一邊閑聊。
鄭紅旗正好要取經呢,就率先問道:“青山,咱們縣的大棚產業和生豬養殖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現在有些問題已經露出苗頭。”
“鄭大哥,你說,咱們一起參謀參謀。”
劉青山對全縣的情況,當然沒有坐車的這兩位了解。
王書記也樂呵呵地說道:“大棚蔬菜的運輸問題,是個大難題,道遠的地方,搞不好鮮菜就凍了,還有些運回去之后,蔬菜腐爛,損失太大。”
如今物流業還沒興起,再加上路況比較差,所以運輸問題,確實令人頭疼。
這個問題,靠種植戶或者大隊乃至公社,都沒發很好地解決,一輛大解放好幾萬塊,一般人還真養不起。
劉青山琢磨一下說:“這個還得縣里牽頭主導,最好是成立一個專門的蔬菜公司,又自己的運輸隊,向各地發送蔬菜,規模化,集中化,產業化,肯定是發展趨勢。”
“打個比方,就說現在松江市的蔬菜公司,要十噸茄子,那只要來兩名業務員,蔬菜公司就負責給聯系貨源,直接裝車運走,甚至連人都不用來,打個電話,就能把蔬菜送過去。”
鄭紅旗也聽得連連點頭:“這倒是個路子,一項產業要想發展好,配套的產業也要隨著一起發展才行,不然就像一個泥腿巨人,肯定跑不遠。”
劉青山覺得,鄭大哥這兩年是真有進步,尤其是在他的影響下,理念絕對超過當下絕大部分干部,只要做出成績,騰飛可謂是指日可待。
“那生豬呢,咱們縣去年的生豬存欄,已經超過八十萬頭,今年預計超兩百萬頭,銷量堪憂啊。”
王書記又把話題轉移到養豬上,去年要不是縣里幫著聯系往外省銷售,那不少養殖戶家里的大肥豬,肯定賣不出去。
尤其是這兩年,大包干之后,家家戶戶有了余糧,基本都開始養豬。
就算每家養兩頭豬,那匯聚到一起,數量就大的驚人,畢竟農村人口基數大啊。
而且據說上面馬上就要下文件,開放生豬價格,到時候豬肉的價格要是上不去,大伙看到養豬沒有錢途,那這個產業還沒等興盛,就走向消亡。
劉青山當然早有打算:“其實,對外出售生豬是最低級的銷售行事,要是能在本地進行深加工,產品附加值就會增加,大家全都受益。”
“青山,這就是你說的產業鏈吧!”
鄭紅旗忽然覺得豁然開朗,立刻興沖沖地詢問。
產業鏈什么的,王書記不大懂,他就撈干地問:“那搞什么加工呢,做罐頭,比如午餐肉啥的?”
劉青山嘴角微微翹起,嘴里輕輕吐出三個字:“火腿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