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知道,這種情況才剛剛開頭,在他的記憶中,到了十幾年后,碧水縣的這些廠子,最后一個都沒剩下。
就連效益非常好的糖廠和亞麻廠也不例外,原因是種植業徹底放開之后,農民不再種植亞麻和甜菜這兩種農作物,所以這種五六百人的大廠子,也只能停產。
等到工人都下崗之后,這些工廠原有的地皮,也就漸漸地轉移到私人手里,在房地產大開發的浪潮中,叫有些人大賺一筆。
而有些人,當然也只是極少極少的一部分人。
至于那些早就下崗的職工,每人能給個萬頭八千的,根本就于事無補。
絕大多數東北的小縣城,或者是一些地級市,經歷都差不多。
“青山啊,今天請你來,主要是給出出主意,你可是咱們碧水縣走出的高才生,眼界和見識,都比我們這些大老粗強多了。”
王書記對劉青山比較熟悉,他知道自己不像鄭紅旗那樣的年輕干部,還有向上的空間。
他基本上就是在碧水縣干到退休了,所以對縣里的各項事業,還是非常上心的。
這時候的干部,還沒有實行輪換,大多數都是本鄉本土的,對自己的家鄉,是有著深厚感情的。
就像劉青山的方便面廠和火腿腸廠,一直都紅紅火火,陸陸續續的,在一些大城市都成立了分廠。
從這一點就能瞧出來,劉青山在眼光和企業管理上,絕對有一套。
劉青山也不想搞什么虛頭巴腦的事情,就像前面說的那樣,等著企業倒閉之后,再偷偷在后面撿便宜,那種事情,他還不屑為之。
他是真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鄉,想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給家鄉人民做點貢獻。
思索了一陣,劉青山這才說道:“酒廠的事情好解決,實在不行,我們統一食品公司,可以把酒廠承包下來。”
大伙一聽,都不由得面露喜色:要是把酒廠并入統一食品,那可解決了縣里的大問題。
劉青山也早就想好了,以后夾皮溝制藥廠,要加大各種藥酒的生產規模,需要的高度白酒,肯定少不了。
最關鍵的是,酒廠的那些老窖池,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要是廢棄了,實在可惜。
就像碧水大曲這種酒,過了幾十年之后,老碧水人,都會無比懷念。
事情往往都是如此:失去才知道可貴。
終于大修廠,劉青山也不能承包,他可沒這方面的興趣,不過他還是給提出了一個方案:
“隨著咱們國家改開的不斷深入,大多數企業,也都會面臨著轉產或者轉型的問題。”
“找準方向,沒準能獲得新生,要是一味地因循守舊,那最后的結果,肯定就會被時代淘汰。”
現在這時候,還很少有提到轉型的,所以在座的各位領導,也都聽得有點發蒙。
劉青山就跟大伙簡單解釋一番,最后又舉了個例子:
“就像現在吧,大家都用自行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大伙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自行車就會漸漸被摩托車取代,所以摩托車就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老魯一聽,好像明白了:“青山,你的意思是,咱們搞摩托車?”
“我就是舉個例子,當然了,摩托車也可以搞,那玩意并不是什么太復雜的東西。”
劉青山忽然想起來,當年北方流行的一款經典的摩托車:AX-100。
這種摩托車造型美觀,省油耐用,足足流行了十多年的時間,最后才逐漸被電動車取代。
當時有句流行的諺語:要想死得快,買輛AX100。
這款摩托車的發動機是兩沖程的,所以啟動之后,那突突突的聲音,十分悅耳,還有排氣管冒出來的藍煙,顯得爆發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