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是聽了這個聲音,立刻就被勾引起購車的沖動。
那時候要是騎著一輛AX100上街,比現在開車奔馳寶馬都牛氣。
而且價格也不菲,一輛車七八千塊,估計要攢上三四年錢,才能買回來一輛。
劉青山記得,這種摩托車的生產線,是從島國那邊引進的,要是順利投產的話,能一直賣到兩千年。
在收攏資金之后,在逐漸開始研發電瓶車,這樣一路發展下去,未來都會十分順暢。
聽劉青山給出了一個解決思路,大伙立刻就變得興奮起來。
這人一興奮啊,都喜歡抽煙,在座的又都是老煙槍,所以很快屋里就煙霧彌漫。
討論了一會,大家都覺得,只要引進生產線,廠商再輔導一下,在技術方面肯定沒問題。
不要小瞧一個縣城的工業實力,在這個時代,整個東北,都有著完善的工業體系。
唯一的問題就是,老周匯報說:縣里財政緊張,拿不出那么多購置生產線和設備的資金。
于是大伙立刻又開始郁悶,郁悶了也想抽煙,整個屋子里都藍了。
劉青山實在忍不住,把窗戶給推開,實在受不了這群大煙槍。
“青山啊,要不你們夾皮溝投資吧?”
老周多少還是知道夾皮溝的一些家底兒的,所以冒出來這個想法。
生產摩托車,應該是穩賺不賠的,等到秋收之后,夾皮溝的水稻什么的都出售之后,又能回籠大筆的資金,投到這個項目,倒是沒問題。
劉青山唯一擔心的,就是大修廠這種地方是國營的,工人們都吃慣了大鍋飯,要是看到企業扭虧為盈,就開始往里邊塞人,好好的一個工廠,都能吃黃嘍。
既然夾皮溝要投資的話,那么肯定要掌控財權和人權。
這個問題,他準備回去跟支書爺爺交代一下,然后叫支書爺爺跟縣里談。
至于生產線的事情,可以叫島國那邊的吳桐先幫忙聯系。
這樣的好處就是,連資金都可以由吳桐的公司先行墊付,還省得淘弄外匯了。
大伙足足在書記室討論了一下午,基本把事情確定下來。
到了下班的時間,老周就張羅著去招待所吃飯,劉青山則婉言謝絕。
他要去方便面廠那邊,跟大姐交代一下,承包酒廠的事情,這里面也涉及到許多細節性的問題,諸如職工的安置等等。
老周一見,也就不再勉強,跟著劉青山一起出了辦公樓,嘴里還跟劉青山聊著:
“按下葫蘆浮起瓢,以后說不定還有其他廠子,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到時候,還免不了麻煩青山和你們夾皮溝呢。”
劉青山也笑了:“要是這樣發展下去,沒準縣里的這些廠子,到時候都成俺們夾皮溝的了。”
————
感謝三萬里讀老讀者提出的問題,730章已經修改了,我會不定期看并回復的。
另外可能是因為倒V過的原因,前面一些章節才需要重訂的。
大家有啥意見和想法,可以加讀者群,群號簡介里有,我會經常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