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前幾天,這種事情,呂教授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收購外資的企業,誰給你的底氣?
但是現在,劉青山給了大家信心。
說話間,工廠大門打開,一伙人迎了出來,其中就有劉青山上次見過的大冢先生。
劉青山來之前,也沒打招呼,他就想看看最真實的情況。
所以大冢也有點出乎意料,聽到門衛說外面來了幾臺車,他就感覺到什么,便急匆匆地帶人迎了出來。
結果一眼就瞧見了劉青山,大冢不由得喜出望外,上次去京城登門,然后就一直沒有音訊,他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如今他們國內的許多企業,都紛紛開始撤退,大冢株式會社也慌了神,急著尋找下家。
他們也和當地政府進行過洽談,可是政府方面哪有能力接手?
至于個人,能有這種實力的,眼下自然是少之又少。
就算有,人家也不需要這種加工中成藥的廠子,更傾向于西醫模式的現代化制藥廠。
在這種情況下,大冢幾乎就把劉青山當成了救命稻草一般,如何不喜?
于是他連忙快步上前,深鞠一躬:
“劉先生,想不到是您,未能遠迎,失禮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劉青山也熱情地上前握手寒暄:“大冢先生太客氣了。”
隨即劉青山又把呂教授和王工等人介紹一番,大冢同樣都是深深鞠躬,搞得大家都很不習慣。
在大冢等人的引導下,進了制藥廠,不得不承認,廠子的整體布局和規劃,都十分整齊。
包括綠化在內,一瞧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美化,行走期間,大伙都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尤其是這月份,正是草木生長的旺季,造型美觀的花壇里,百花爭艷,蜂蝶成群,就跟花園兒似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還真是令人心情愉悅啊。”劉工嘴里也不由感嘆起來。
說完之后,這才反應過來,覺得自己有些失言。
在劉工想來:他們到這里,就應該挑毛病,橫挑鼻子豎挑眼才對,自己怎么還夸起來了呢?
挑出來的毛病越多,到時候才越好砍價。
要是把這廠子夸上天,那價格不也得上天嗎?
想到這些,劉工心中不由得暗暗懊悔。
劉青山卻并不在乎這些,也跟著附和道:“外資企業,在這方面,確實要強于我們國內的工廠企業,這一點值得學習。”
外資企業,制度為先;目前的國企,則依舊是人情社會。
這兩種情況,只能說是各有優劣,劉青山想要做的,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制度肯定要規范,但是也不能徹底摒棄人情,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
劉工這才稍稍心安,他也意識到,這位劉總的格局,遠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
劉工也不由得怦然心動,他當然能瞧出來劉青山的招攬之意,能在這樣的大工廠主持工作,好像真的很不錯。
前面是一座四層樓,看樣子應該是廠里的辦公區,大冢就殷勤地邀請大家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