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制作煉丹爐
真元球完成之后沒多久,縉云流風和風輕語就輪到回門派了。
回門派一年就一次機會,都安排在這個時候。之所以如此安排,是為了讓外派的弟子在回門派抄錄功法和其它煉丹術煉器術這些秘術的時候順便處理收獲的靈谷。
看守靈石礦場的任務積分還不到發放的時候,不過有了賣靈谷的五百多積分,也能抄錄一些功法和秘術了。
這一次縉云流風抄錄了一本修煉心得和一部初級煉器術,又購買了一些需要的材料和熔化金屬的煉金爐,五百積分就差不多花完了。
回到礦場,縉云流風就開始琢磨煉器。
煉器需要熔化材料,像火山巖漿這樣持久而且相對廉價的地熱其實很少,因為火山并不多,反而是用煤和木炭多。
木炭并不是隨便一種樹木燒成炭就可以,而是特殊的樹木才行,相比之下用煤最普遍。
至今為止縉云流風也不知道水陸星人類的歷史有多長,但肯定不是幾千年能打住的。這么長的時間,足夠他們總結出一套將煤煉成焦炭的技術,所以縉云流風接下來融化金屬要用的就是普遍而廉價焦炭,他們稱之為精石炭。
制作武器,幾種金屬的配比,怎樣能做到既大幅度提高硬度,又不影響真氣真元的傳輸。這個縉云流風雖然在研究,但是短時間內并不會動手。因為飛劍制作很難,存儲真元的裝置,釋放真元劍的裝置都是難關,而且他沒有也制作這兩種裝置的材料。至于先天用劍,縉云流風又沒興趣制作。
想來想去,縉云流風打算做一個煉丹爐,或許成功后還可以學煉丹。
煉丹爐跟煉金爐不一樣。煉金爐需要承受很高的溫度,里面的金屬熔化而爐子沒事。而煉丹呢,不需要很高的溫度,因此用很多種金屬都能制作。
當然了,縉云流風要制作的也是最簡單的煉丹爐,如果是更好的,跟飛劍一樣,縉云流風暫時也制作不出來。
將制作飛劍最便宜的材料墨瑩金放進去,然后蓋上爐蓋點火。
守著煉金爐不時加點精石炭,一個小時后縉云流風開始用靈識查看煉金爐內的情況,等著墨瑩金熔化之后,縉云流風“噗”地一下打開爐蓋,然后真元裹著墨瑩金液取出來,然后開始塑造形狀。
不過第一次手忙腳亂,而且金屬液又多,縉云流風才起了個頭,墨瑩金液就冷卻凝固了。這下才弄了小半個三扁四不圓的底,然后就成了鐵疙瘩了。
“這么來不行。”縉云流風想道,“后面得一小團一小團的拿出來,才能慢慢地做出形狀。”
將黑漆漆的鐵坨坨回爐,再次熔化之后,縉云流風取了一團出來。
真元托著停在空中,然后上下一起往中間擠壓,墨瑩金液就被壓成一厘米厚的一塊不規則薄片。
趁著金屬液還沒凝固,縉云流風趕快修好邊沿,將切下來的金屬液團回爐,然后重新取出一小團來開始修補。
這樣重復了二十多次后,縉云流風終于做出了一個直徑四十厘米底。
“這爐底就像鋪地面,爐壁就像砌墻,而且是煙囪。金屬液團取出之后,先留在爐子里,做出合適的弧形'磚塊',然后再拿出來小心安在爐底上。”
經驗之談,先在爐子里弄成需要的形狀,然后再拿出來像砌墻一樣,做起來就簡單得多了。
砌墻大業開始后,爐壁一點點加高,一個早上,縉云流風,做出了十多厘米高的爐壁。速度雖然不快,但形狀卻保持得很好,沒有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