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來的時候,縉云流風說道:“只是,要在爐壁外面弄些花紋就有些不容易了。”
不過他現在只是剛開始,主要掌握的是金屬液的使用和爐子的形狀,能做出一個簡單的爐子就行了。至于花紋,等經驗豐富了再來不遲。
下午,縉云流風完成了爐身,只差最后的爐蓋了。
爐蓋要跟爐身嚴絲合縫,所以縉云流風特意用枝條做了一把尺子,然后又做了一個圓規。
在地上畫出一個相同大小的圓,然后才按照這個圓用靈識盯著制作。
吃過晚飯繼續,把手、轉軸、鎖扣,直到到深夜縉云流風才做完。
做完之后縉云流風合上一試,居然合不攏!
“墨瑩金不算特別堅固,明天再打磨試試吧。”
“不對,恐怕是蓋子圓爐身不圓,得重做!”
想到這里,縉云流風立刻拿起尺子量爐身直徑,果然,看著很圓,但是還真不夠圓!
忙了一天,就做出一個不圓的爐子,縉云流風興致大減,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大早上縉云流風才起來,運轉功法恢復真元之后,才收拾起心情繼續砌墻。
這一次縉云流風嚴格按照昨天畫出的圓來做,做出底之后,在底部也畫上一個圓,以調整爐壁厚薄。
這一次速度更慢,直到深夜才將爐身做出來。縉云流風用昨天做的蓋子蓋上去,這次,大小正合適。
既然能蓋上,縉云流風就要試密封性了。
用三塊石頭將爐身支起來,加了小半爐水,蓋上蓋子,鎖扣扣上,點火加熱。
隨著溫度升高,漸漸有一絲水蒸氣逸出來。
“這……密封性好像不行。”縉云流風頓時有些失望,“看樣子還得打磨一番才能成功。”
“形狀做出來了,不過最后的這密封性,打磨需要的時間恐怕也不少。”縉云流風感嘆道,“要是有橡膠之類的材料就好了!”
橡膠一類的材料是有,但是對于密封性,只需要長期積累經驗就能做到,而用上橡膠這些材料密封,只能讓人認為是生手做的,那還怎么賣得上價?
密封性不夠,縉云流風先停了下來,一邊修煉一邊琢磨如何解決問題。
然后隔上五六天才動手做一次,專門試驗密封這一項,經驗開始漸漸豐富起來。
一個月之后,縉云流風第一次做出了密封的簡易爐子,遺憾的是,他沒有掌握這一次成功的經驗。
不過有了一次,后面還會有成功的時候,次數多了,就能慢慢掌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