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淵說的是,我明日便立新君、殺逆黨、親自督戰九門!”
“好!我助你一臂之力,我的老伙計,早就饑渴難耐了。”
說著,狄光磊手一揮,一桿鳳翅鎦金镋出現在了手中。
這桿重鑄的鳳翅鎦金镋跟了狄光磊將近七年,南征大順,北戰滿清,飲血無數,金黃色的鏜頭變得暗紅,好似展翅高飛的火鳳凰。
即便身上半點武功沒有,于謙也能感受到這桿兇兵上的滔天殺氣。
緊跟著問題就來了,這么一桿大家伙,狄光磊此前藏在哪里?
武林高手身上藏著刀劍不奇怪,藏一桿九尺長的鳳翅鎦金镋那實在是太奇怪了。
而且,這桿鳳翅鎦金镋兇煞駭人,顯然是經歷過多場戰爭、飲血無數的兇兵,于謙實在不知,哪里出了個擅長用鏜的大將。
便是從大明開國開始想,他也想不到有誰善用鳳翅鎦金镋。
“學淵,你可真是給我個大驚喜。”
“更驚喜的還在后面呢,廷益,你先去準備吧,這些天你會很辛苦。”
翌日,于謙聯合一些忠正之士,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當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緊跟著,大刀闊斧,誅殺王振黨羽,肅清京城吏治。
隨后,于謙號召天下義師,興兵勤王。
瓦剌太師也先抓了朱祁鎮,本以為京城在望,中原可傳檄而定,萬沒想到,竟然出了這等變數,急急忙忙領兵攻打。
十月初九攻破紫荊關,十一日先鋒到了西直門外,朱祁鈺本想求和,于謙痛陳利害,打消了朱祁鈺求和的念頭,又親自統兵二十二萬大戰瓦剌。
不得不說,于謙根本就不像是明朝的讀書人,更像是盛唐時期那些文武雙全的讀書人。
以能力而言,狄光磊麾下的李巖、宋獻策等等,和于謙沒有可比性。
狄光磊認識的能夠比肩于謙的能臣,唯有被影視劇魔改加強的老爹。
雙方激戰五日五夜,瓦剌軍雖然攻破了彰儀門、德勝門,但守城的軍士悍不畏死,京城百姓不分男女老弱,具都登城協助作戰。
到了第六日,有幾路勤王義師兼程趕到,張風府領兵殺出,連斬敵營三員猛將,于謙一聲號令,軍民齊起,開門攻敵。
也先見攻不下京城,只得退兵。
十八日清晨,京城附近已經看不見敵兵。
但于謙仍舊眉頭緊鎖,這五天之中,他發現了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這幾場仗是他指揮打的,但后勤兵務都是狄光磊完成的。
事無巨細,井井有條。
百姓不知怎么了,就是愿意聽他的,士卒也不知怎么了,看到他就士氣大振,就連中下層的軍官也愿意聽他的。
狄光磊不像是江湖人,更像是高居廟堂的宰相,甚至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