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上,天龍從大理開始,宋、金、遼、西夏、女真,還捎帶上吐蕃和逝去的大燕,除了《鹿鼎記》一書中,韋爵爺北上俄羅斯,南下云貴川,東出神龍島可堪一比外,其它作品都無足輕重。
人物上,天龍五卷五十回,一共提到的人物有二百三十余人,且不說那些各具特色的配角,連主人公都有開創性的三個半之多,堪稱是恢宏巨著。
《天龍八部》解構了人生,將宗教、哲學暗含其中。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無不在文中找到對應。
家國天下,寫了蕭峰雁門關外折箭自盡;
男女之情,寫了段譽一路惶恐意彷徨;
男人情誼,寫了少室山上,老魔小丑不堪一擊;
自由意志,寫了江湖之大,恩怨處處不自由;
民族矛盾,寫了宋遼之戰,民心所向盼和平。
它將所有的內容都包括了,最后升華到人生上,悲劇收場。
格局之大,無出其右。
至于寫《誅仙》,那是他早就做好的鋪墊。
天帝,天帝寶庫,獸神,《斬鬼神》,誅仙劍……
若是不寫《誅仙》,那不就枉費了他這么費心費力的鋪墊。
《誅仙》的武力值也不是很高,除了誅仙劍之外,其他的人最高境界不超過陸地神仙。
從破壞力上來看,風云的破壞力都要比誅仙強。
但實際上破壞力還是根據“靈氣濃度”的提升而提升。
比如《大唐》中的大宗師,實力普通,那是因為大唐世界靈氣濃度低,若是大唐中的大宗師來到神魔世界,他們施展同樣的武功,威力也會不同。
徐樂現在是宗師實力,讓他去一個“絕靈世界”,他的實力也不會像現在這么強。
“誅仙,天龍八部,就是這兩本了。”
徐樂暗道。
《天龍八部》大概是他選的最后一本金庸小說了,接下來他就要向更高層次邁進。
“你獲得了回飛之術。”
“你獲得了伏養氣功。”
“你獲得了道心種魔大法。”
徐樂的腦海里出現了一系列提示音。
回飛之術是寇仲和徐子陵受云帥啟發的輕功,憑體內真氣的自然流轉帶動身體飛行,可在凌空再生新力改變方向。
伏養氣功是吐谷渾王子伏騫自創的內功心法,專講潛藏生息之法,愈戰愈勇,不懼車輪戰。
“道心種魔大法!”
徐樂面色一喜。
《道心種魔大法》是與《戰神圖錄》、《長生訣》、《慈航劍典》并稱為四大奇書的十卷《天魔策》中最高深、最至高無上的一卷,又稱「種玉功」、「種魔訣」。
這一門功法極其的玄奧,向雨田修煉此法破碎虛空,龐斑修煉此法也破碎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