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第六章內容是:方運用筆疾飛,快速答題。
《儒道至圣》第七章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注意,因為這一章的標題叫“鳴洲之詩”。
“鳴洲之詩?”
“莫非方運寫出了一首鳴洲之詩?”
讀者們好奇的道。
他們迫不及待的觀看這一章,他們想知道方運究竟有沒有寫出鳴洲之詩?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
寫到這里的時候,方運突然停下筆。
就在此時,位于考房附近的一處涼亭外,縣令和縣文院院君突然站起,望向方運所在的方向。
兩人看了片刻,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里看到濃濃的喜悅。
一旁的州文院學正稍遲后站起來,笑著說:“祝賀祝賀,才氣躍動,至少是詩成出縣,甚至可能是詩成達府,兩位教化有功啊,今年的考評必是上上!”
縣令蔡禾笑道:“哪里哪里,萬學正謬贊了,目前才氣未定,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萬學正又道:“應該是那個神童方仲永吧。”
蔡縣令遲疑一下,說:“不,我記得很清楚,方仲永不在那個方向。”
蔡縣令是進士出身,身具強大的才氣,已經能夠過目不忘。
蔡縣令剛說完,三人詫異地再次看向方運考房所在的方向。
“才氣消退,可惜了。”
蔡縣令說完,失落地坐下。
縣院君嘆道:“可惜了。”
萬學正急忙說:“兩位切莫憂慮,或許那名考生能夠續接,更何況那位神童還沒有寫成。”
突然,三個人一起轉頭望向另一個方向,露出期待之色。
不一會兒,蔡縣令微笑道:“好!才氣穩固,詩成出縣,那個位置,坐的正是方仲永!”
縣院君拂須而笑,道:“不愧是本縣神童。”
“恭喜恭喜!”
州院學正再次祝賀,然后遺憾地看向方運所在的方向。
考房中,方運放下毛筆,皺起眉頭。
“這首詩不行!我連童生都不是就指責朝中大臣,三位考官未必全都喜歡,恐怕會借口無功名卻妄議朝政降等,哪怕詩再好也沒用。”
“但是,如果連這首詩都不行,其他更不行,有的是不夠好,有的是太好了,有的是不押四韻,有的明顯不是我能寫出來的。”
方運想來想去,突然把那張紙揉成一團,放在桌案上。
“這……直接不寫了?”
“這首《歲暮》不錯呀,雖然方運只寫了三句,但我依舊感受到了這首詩的不凡。”
“我想知道這首詩的全詩。”
“方運考慮的很周到,寫邊塞詩太冒險,不如求穩。”
讀者們議論紛紛。
“不寫邊塞詩,那么方運會寫什么詩了?”
徐文好奇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