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舒適合身的衣服,大概20個工分。
弗格斯每月的收入在1500個工分左右,他個人按照購買力估算,這么多的工分,至少與10個金幣的購買力相當——他曾經拼命辛苦一年都賺不到這么多。
另外他老婆負責養殖場那邊的工作,每月也有1000工分的收入。
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能干一點雜活,賺個三五百的工分。
所以他這個家庭,每月加起來有近三千的工分收入,相當于二十枚金幣的購買力——這樣的收入水平,他曾經想都不敢想。
當然,普通工人家庭的月工分收入,肯定沒他家這么多,但只要不偷懶,普遍能拿1500工分以上,不會差上太多。
不過他們都是給老板打工的,農場里要論誰最有錢,肯定是非老板莫屬。
故而休息的間隙,就有工人大著膽子,來到張南旁邊詢問:“老板,等這塊玉米地收割完,全部賣了出去,老板你能賺到多少工分?”
不少工人豎起了耳朵,想聽聽老板的答復。
“我也是給別人打工的啊。”
張南搖了搖頭:“這批玉米就算全賣了出去,扣除成本,也就賺個50萬工分左右,但買收割機貸了一百多萬,拿利潤抵消,實際我還欠別人五十多萬,等于沒賺到錢。”
“這怎么可能?”
“這么多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座小城市的人了,價值至少十萬金幣。”
“是啊,老板你怎么會虧呢,怎么算都不可能虧啊。”
“來冬年快要來了,到時所有人都要開始屯糧,不如我們晚點售糧,等價格上去了,一定能夠賺不少。”
一名有經商頭腦的工人說道。
“想法不錯。”
張南贊賞的看了他一眼,又搖頭道:“但這些玉米在糧倉存放半年以上,就只能以陳糧的價格出售了,至少要打五折,另外,我下個月就有一筆30多萬的貸款要還,這批玉米不趕緊出手,拿什么來還貸款?”
“哎~”
張南嘆了口氣:“雖然我是你們的老板,但這個農場,我才是最窮的那個人啊,你們只要干活,就有白花花的工分花,節省些的,每個月都能攢下不少,日子越過越好。”
“我呢,買肥料要錢,買種子要錢,買機器要錢,樣樣都要花錢,還要給你們發工資,經常入不敷出,債務越滾越大,已經欠下了500多萬的貸款,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清,不得不天天帶著你們一起干活。”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我,就是這個農場最窮的人啊。”
張南身體微微后仰,散發出一股凡爾賽的味道。
工人們嘩然一片,臉上都是一副懷疑人生、難以置信的神情。
老板是農場里最窮的那個?
他們來農場工作,時間都在三年以上,有的是一開始就跟著老板一起過來的。
許多相關政策,他們私下也是了解的。
比如農業免稅。
免費提供技術支持與培訓。
提供低息貸款等等。
種種條件,簡直好到難以想象,超出他們這些土著工人的認知。
就這樣的情況下,老板還是虧錢,淪為農場最窮,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