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夏歷4年。
來春年,9月15日。
張南給楊夢超打了個電話,詢問道:“老楊,鉆頭追光號的訂單拿到了多少,下單的客戶多么?”
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應該能推廣出去幾艘吧?
“賣爆了,我都有考慮漲價了!”
楊夢超高興的道:“軍方訂單2000艘,科學工業部訂單550艘,個人訂單3850艘,而且訂單還在以每天200艘的數量增加,至少夠我的工廠生產好幾年了。”
火了。
鉆頭追光這款飛行產品,理所當然的火了,那極致的速度,上天下海都行的用途,小巧玲瓏可收入空間戒指的便攜性,沒有多少高端人士,能抵擋得了這種誘惑。
即便其外形看起來有些怪異。
8億金元每艘的單價有點小貴,但承擔得起的用戶很多。
楊夢超的飛機廠,算是順利起死回生,可以過上一段很滋潤的日子了。
“那恭喜你了,不過訂單你也不要接的太多,我每天最多給你加工二十臺的發動機,訂單太多,完成不了,你可別來催我,我可沒時間天天給你加工發動機。”張南道。
“我知道,等訂單達到1萬艘,我就不接了,生產完了這批,再接下一批,我心里有數的。”楊夢超道。
“那就好。”
張南點了點頭。
……
接下來的幾個月。
一直到12月底。
張南除了中間使用鉆頭追光號,去了趟百萬公里外的繁榮防線,當面給屈展鵬強化了2萬單位生命能,并給他融入一百多枚綠色光粒——合計耗費十小時不到,還在那邊吃了頓飯,聊了兩個多小時。
其他大部分的時間,張南都在忙著一件事情。
融入光粒。
不斷的往農作物種子中,瘋狂的融入白色光粒。
假設平均每公斤的農作物種子,有3萬粒,一噸就有3000萬粒。
張南在年初3月份的時候,每天大概要融入一千噸的種子。
但現在呢?
他每天都得往六萬多噸的農作物種子中,融入光粒。
足足增加了六十倍!
然后就到達一個極限了。
這個極限,指的并不是張南的極限,而是指新夏國的極限。
沒有足夠的耕地可用了。
經過來春年這一年的瘋狂種植,白色光粒的總數,從2萬億枚出頭,暴增至了100萬多枚,在一年內翻了六番,增加了五十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