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了200多億畝的耕地。
終于達到了新夏國的耕地面積上限。
沒錯,在農業部等相關部門,這一年的瘋狂忙碌下,白色光粒,已覆蓋了新夏國內的絕大部分耕地,實現了“全國布種”。
只能說體制的能量,就是如此巨大。
但體制的能量也是有上限的。
新夏國內的農業耕地面積,就是220億畝多點,現在已基本全部占用。
即便還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可以開墾成耕地,讓耕地的面積,超過300億畝、500億畝甚至1000億畝。
但新夏國內參與農業的勞動力人口(垂直農業工廠的工人除外),只有1億左右,再怎么拼命勞作,也打理不了那么多的土地,除非增加農業勞動力的供應,增加到5億、10億人,才能耕種更多的土地。
而國家也在想辦法,從外面招募勞動力,打算在十年內,招募十億農民,再開墾一千億畝的耕地。
只是目前,陷入了一個瓶頸。
當然也可以把融入光粒的種子,賣到國外,讓和繁聯盟內的其他國家百姓,種植下去——國外的土地無限,耕地少說有幾千億、幾萬億畝。
但這樣操作,種子種下→收獲→再種下的周轉率實在太低了,農民有可能把種子放手里半年都不用,要么不知道怎么種,導致成活率低,效果差。
只能在國內進行操作時,才能確保兩個月左右,光粒總量翻一倍的高周轉率。
卻沒想到國內的耕地,竟達到融入的上限了。
況且每天給六萬多噸的種子融入光粒,張南也覺得差不多夠了,實在是太多了,每天六萬多噸,看著都有點害怕,占用的時間不少(大概兩個小時),如果種子增加到十萬噸、二十萬噸,他以后恐怕得淪為無情的布種機器了,個人的閑暇時間都剩不了多少。
怎么辦?
如何才能減輕這方面的負擔,不用每天都融入那么多的種子。
張南想到了兩個辦法。
一個是把白色光粒,融入長壽的樹種中。
比如玄夢大陸有一種十分常見的紅松樹,其高度可達到150米,直徑接近十米,樹齡在一千年以上,甚至是上萬年。
張南此前就把白色光粒,融入過紅松樹的松子中,也種了幾百顆下去,如今都成了七八米高的小松樹,春夏年帶來的光能抽成也不錯。
但……收獲期太長了,張南怎么可能等得了上千年。
提前強行取出光粒也可,但生長了五年多的紅松樹,七八米高,白色光粒的量,增加了十倍都不到,只有8枚的樣子。
即五年增加八倍。
第二個辦法,就是以綠色光粒的形式,融入到哥龍獸體內。
五年左右,可以讓綠色光粒翻一倍。
效率還不如種樹,優點只是收獲期短而已。
與之相比,如果把白色光粒融入到農作物種子中,耕地面積不變的話,一年內至少可翻五倍;耕地面積足夠多的話,一年內可以翻五翻——即2的五次方,三十二倍。
收獲期也短,在一個月至三個月之間。
農作物的優勢,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從效率上看,白色光粒的融入對象中,是農作物大于長壽樹木,再大于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