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壁破洞的存在,讓張南保留住了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便是在物質宇宙。
但這不意味著,張南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進行活動。
他又發現,一旦距離超過10億公里以上,會有少數的光粒,斷開聯絡,徹底失去感應,這個概率大約為1%。
至于信仰之繩,一旦距離超過10億公里,信仰之繩斷開的概率,會增加到10%左右。
距離越遠,斷聯的概率越高。
所以在夢幻家園號,通過晶壁破洞,成功屏蔽神界的影響之后,張南便下令減速,停止前進。
停留在距晶壁破洞,約50萬公里的太空,并沒有走太遠。
而這個地方,離藍星殘核也不算太遠,只有百萬公里左右。
停在此地,作為一個中轉站點,也將方便《藍星重建計劃》的開展與實施。
那么,重歸老家宇宙,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適應。
先適應在外太空零重力下的生存環境,解決太空游輪上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什么什么地方漏氣了,需要堵上,那就立刻去修。
又或者生態圈系統出了問題,導致氧氣含量高了或低了,裝修導致的有毒氣體濃度偏高了,也得進行處理。
船上某些區域溫度過高,那就降溫。
溫度過低,那就升溫。
船體遭到小型太空隕石撞擊,必須加裝大功率激光炮,摧毀蒸發靠近的有威脅太空隕石。
宇宙高能輻射過強,要給太空游輪加電通磁,形成一個“磁力屏障”。
等等等等。
由于爆發的問題過多,有時每天要處理上千個的大小問題。
足足過了半個月后。
船員們,才將夢幻家園號上的漏洞和隱患,全部排除,終于進入到了穩定運轉的狀態,基本解決了全部問題。
隨后。
艦橋會議室內。
張南跟專家們開了一場會議,商量如何重建藍星。
“怎么重建藍星,這個項目,我研究了快二十年了,現在終于有我的用武之地了!”
頭上有了很多白發的指導專家蘇和生,忍不住眉飛色舞,表現激動的道:“我的這個方案,可以將藍星的重建工期,縮短至三百年以內,可稱之為《三百年重建計劃》。”
“第一步,是土壤填充計劃,重建藍星所需的土壤原料,可以用貨運飛船,從新夏大陸西邊的無盡荒原,挖掘裝運大量的無輻射輕質土壤,再投放到藍星殘核之上。”
“我們所需要的土壤質量,大概是20萬億億噸左右,使用十萬艘的大型重載飛船,每次裝運10億噸,平均每艘重載飛船,跑一億趟左右,就可完成土壤填充任務。”
“實際上,如果把十億噸的土壤,裝入一個個的巨型貨箱中,再讓重載飛船,把貨箱加速到一定速度,瞄準藍星殘核投放,每艘飛船,每天最多可以瞄準投放十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