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第九年。
即新夏歷25年。
張南最近的土壤抽取效率,又陡然暴增了接近十倍。
他可以每天把足足500億億噸的土壤,通過管道,抽取噴射到藍星那邊。
為何效率增加如此之快?
因為參與藍星重建工程的魔法師數量增加了。
從百萬人規模,增加到了一千多萬。
管道末端的直徑,則從五十公里,增加到了三百公里。
加之張南的實力,又有了50%以上的提高,以及無盡荒原那邊的全力配合。
故而抽取效率提高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再將該效率保持了一百天左右。
10月28日。
第一步的二十萬億噸土壤的抽取工作,提前一年多完成了。
接著又用了不少的時間,利用重載飛船裝運了大量的海水,再傾灑到藍星之上——用管道抽水是不行的,液態水在太空中,會被快速加熱成為氣態,四處逸散,損耗率巨大,只用使用飛船裝水。
也有十萬名的學生,操控太空機甲,以上萬公里/秒的時速穿梭往返,再用大容量的空間戒指(五千立方、1萬立方、3萬甚至5萬立方),每人手上多帶幾枚,全部往內充滿水,每人帶個10萬噸的樣子。
因為速度極快,平均每人每天能跑上百趟之多。
完成上千萬噸的運水任務。
乘以十萬名的學生。
靠高速太空機甲運輸的方式,每天就能運水1萬多億噸。
而藍星需要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億噸。
所以還是上萬艘載重千億噸級的特殊水箱拖運飛船進行裝運,即先用管道快速抽水至飛船貨艙內,再平均每天,拖運水箱十次到藍星那邊。
即通過這個渠道,每天能運水1億億噸。
此外愛蓮娜那邊的科研艦隊,也利用數千艘的牽引篩選飛船,將含有大量水資源的木衛4星球,牽引到了距離藍星約百萬公里的環繞軌道。
并把木衛4上的水資源,也經過篩選凈化后,源源不斷抽取裝運到藍星之上。
多管齊下。
于是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藍星之上,便出現了一片數千萬平方公里的海洋。
繼續進行放水,海洋面積反而出現萎縮,小型地震頻發,松軟的地殼,正在被高壓海水壓實。
到12月底,藍星海洋的面積,就超過了3.5億平方公里,超過了曾經藍星的大海面積。
且水量還在增加,海域面積還在增大。
最終的目標,是達到4億平方公里,占新藍星表面的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