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構造的工作也開始了。
由于空氣的密度很低,大概只要壓縮裝運1億億噸的空氣,再釋放在藍星表面即可。
空氣的原料來自于玄夢大陸。
但這次可以用超長管道的方式,快速的進行運輸。
特殊的碳纖維管道,直徑約為百米,長度超過150萬公里,用魔力壓縮到低溫液體狀態,再以三十倍的音速噴出,每秒就可以抽取10億噸的量。
一天就是八十多萬億噸的量。
只需一百來天,就能重塑藍星的大氣圈環境,且這些空氣,人類可直接進行呼吸,無毒無害無致命微生物,省去了調整大氣成分的過程。
又幾個月后。
新夏歷26年,3月22日。
完工了。
藍星重建工作,最重要的第一階段,完工了。
土壤填充完成。
海洋面積龐大。
大氣圈構建完成。
甚至整體的體積,都明顯大了一圈,表面積達到6.18億平方公里。
表面重力約為0.93G。
自轉周期為26小時。
新藍星百萬公里之外,有一顆不小于原來月星的“新月星”,且表面有大量淡水資源,以后再在新月星的外面,套一層透明的密封外殼,往內充入空氣,填充可種植出農作物的土壤。
自轉周期30小時。
以后的“新月星”,也可變成一顆適合人類生存居住的生命行星,至少可以容納10億級的人口。
加上龐大的新藍星,理論的人口承載上限,至少是300億的人口。
而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剛完成。
張南便結束十年的太空飄蕩生活,乘坐通勤飛船,降落在了新藍星表面,迫不及待的居住在了這顆親自改造出來的星球之上。
隨后又進入到了“種地”模式。
他讓人往大海中撒入了大量的超級藍藻、綠藻、硅藻、紅藻等藻類生物。
再放入了數以百億計的各類魚苗。
陸地上,光風車世界樹就種了上千顆。
還有無數的稻米樹、玉米棒樹、小麥樹、風車棉花樹以及各類果樹。
再搞幾百座的室內垂直農場,負責生產蔬菜水果、部分主糧。
剩下的超過2億平方公里的陸地,如果是較為干旱區域,全部種上綠草,再投放一些野兔、野羊、野牛以及哥龍獸等動物,全部是野外散養環境,基本都是食草動物。
如果是雨水較多區域,則全部種上各類樹木,松木、紅木、闊葉木、竹子、果木等等,也投放一些雞鴨鵝兔豬牛羊鴿子鳥類等動物,野外散養,人類若想要食用,定期狩獵即可(昆蟲什么的,保留蜜蜂、蚯蚓這幾種即可,老鼠蟑螂蝗蟲等,全部永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