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火鐮好厲害,居然可以打出火來?”小衡兒歪著小腦袋在一邊驚駭的道。
唐朝使用火鐮或燧石打火,引燃火絨,然后取火。
當時火鐮這樣的東西都是系在腰帶上隨身攜帶的。
有人一定會問火折子呢...據說呀...這個是據說,火折子是在南北朝時期才被發明出來的。火折子的發明者是一群不知名的宮女。在南北時期,戰爭不斷,那時候軍隊的人每天吃不飽,物資也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每天只能吃生食冷飯,幾個宮女就發明了當時的火柴。
后來古代人才普遍使用上了火折子。
唐朝的火折子,在民間它叫枚子紙,很粗糙,土黃色。它的制造原料應該不外乎樹葉,枝,皮,草,竹子,蘆葦和莊稼桔桿了。
至于里面放有何種化學燃料,咱不好說。
我只知道這種紙很粗,多孔,但很柔。人們把它折疊多折,有一指多寬,有一尺多長。用它生火時,人們一手拿火石,把火折子上頭和火石放劑拿在一起,一手拿火鐮用力上下打火石,火星澎到枚子紙上,立馬就會引燃著火。
也就說此時大唐的火折子,還是火鐮來引火的,大概要到唐朝過后,人們可能發現了礬,硫磺等諸多易燃化學物質,人們把這些易燃物質運用到了火的上面,那個時候,火折子就不需要火鐮,只要你等到要用的時候把折子中的火星吹燃,就會冒火了。
“厲害吧...!”對于小衡兒的驚訝,李佑十分的得意,只見李佑擺弄著一個小鍋放到了小爐子上道:“等一下會更厲害,我會煮一鍋你從來沒有吃過的好面條給你吃...讓你吃了一碗,還想一碗。”
“不可能...衡兒最喜歡吃娘親做的面條...娘親做的面條,才是最好吃的。”小家伙據理力爭。
“是嗎...那你娘親呢?”李佑下意識的問道。
“嗯...!”李衡皺了皺小眉頭想了一下:“娘親生病了,要去很遠的地方治病,所以娘親讓舅舅帶我去長安找爹爹。
其實呀...以前娘親最討厭衡兒問爹爹的事情,但是這次娘親卻讓衡兒去找爹爹...衡兒十分的開心!”
此話一出,李佑的眉頭也是微微的皺了起來,或許孩子不懂,但是作為成年人的李佑卻很清楚,這應該是李衡的娘以前和李衡的爹鬧矛盾了。
而且矛盾還很大,要不然,不可能讓對方五年不見孩子。
現在應該是李衡的娘生病了,可能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就讓自己的弟弟帶著自己的女兒去找以前自己的相公。
小家伙不知道自己的娘親已經不在了,還沉浸在就要見到自己爹爹的喜悅中,可是小家伙前面的路卻充滿了很多未知的事情。
小家伙的爹會不會認小家伙,小家伙的娘,小家伙再也見不到了。
看著正捧著小腦袋看著燒水的小衡兒,李佑的心中微微一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