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路振飛在朝堂上可謂是聲名赫赫,從一入仕開始就跟各路強人硬頂,他原本是天啟五年的進士,做了涇陽知縣,而當時有閹黨高官要在涇陽給魏忠賢建生祠,結果就被路振飛給頂回去了。
后來閹黨倒臺了,路振飛也因為這件事升任了御史,而這位大佬新官上任之后,很快就將矛頭對準了當時的首輔周延儒,斥責其卑污奸險,甚至還上書陳時事十大弊,引得朝廷內一片軒然大波。
吳三桂此時聽到吳襄舊事重提,當下心中若有所思,他摸著自己下巴上的胡須,詫異道:“爹,您莫非是指?”
“哼,當今天子是個什么性子?太子殿下又是一個什么性子?”
吳襄冷笑一聲,道:“路振飛這一次是奉陛下的旨意前來增援太子,將來若是有什么不測,你說路振飛是聽陛下的還是聽太子的?我相信太子殿下一定會想明白這個道理,只有我們吳家才是毫無保留地站在太子身后。”
說到底,吳襄之所以選擇支持朱慈烺,而不是選擇支持崇禎,原因就在于過去的這十七年里,所有人都看到了崇禎對袁崇煥對陳新甲這些人的態度,他們絕不敢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崇禎的身上。
但是朱慈烺不同,一路走過來朱慈烺所表現出的能力和立場,使得吳襄非常欣賞,他既是選擇下注在朱慈烺身上,可同樣也是擁有了一個很好的籌碼,能夠保證吳家在亂世之中能夠有底牌存在。
當然,這個過程屬于博弈雙方的爭斗,但是明面上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吳三桂恍然大悟,低聲道:“若是如此,路振飛自己應該也會知曉這個道理,就是不知道他到時候該如何抉擇......看來后面整編的事情咱們倒不用擔心了。”
吳襄微微一笑,道:“其實這一次太子殿下要整編,也同我事先講過,不用擔心他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削弱我們吳家......那么咱們不妨多加配合,一來給南京的陛下看看,二來也讓太子殿下對我們少點戒心。”
“唔,一些不要緊的讓了也就讓了.......關鍵還是咱們自家的根底,特別是夷丁突騎是不能讓的.......”
吳三桂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一般,笑道:“這幾日我也觀察過,太子殿下可是喜歡月英妹子喜歡得緊,也是時候給個正式名分了!”
吳襄搖了搖頭,道:“好飯不怕晚,這個事情還要再等一等,主要還是南京的那位陛下,眼下雖然麻煩事一堆,可是他知道什么才是關鍵......月英的事情,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授人以柄。”
吳三桂有些失望地咂了咂嘴,道:“既然如此,那也只好先等等了。”
.......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朱慈烺并沒有貿然地展開了整編工作,而是召集眾將不斷地針對新的軍制進行討論,其中重點便是圍繞著開府建衙的事情展開博弈,畢竟一旦開府建衙,眾將當中便有許多人需要進入衙內,而不能再實際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