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便宜,兩芬尼一斤,也就是兩毛錢一斤,一元五斤。近段時間克洛德放假在家,母親時常叫他去露天市場買菜,他對白鹿鎮的物價很了解。
現在的牛肉是一蘇納爾四芬尼一斤,羊肉是一蘇納爾一斤,羊羔肉是一蘇納爾八芬尼一斤,豬肉是五芬尼一斤,野豬肉是八芬尼一斤。長尾刀魚是六芬尼一斤,別的湖魚不屬于名貴的基本上是四芬尼到八芬尼一斤左右。
這樣的物價對莫爾桑先生一天一個里亞索的薪水來說,只要五六個蘇納爾就可以讓一家人一天三餐吃得很好。但對那些一月才掙一兩個銀塔勒的鎮民來說,每星期能吃上一兩次牛羊肉生活就很不錯了,他們更多選擇的是買那些便宜的湖魚。
據那些專家說,獨角鯨的肉質無論是營養還是味道,都堪比牛肉。所以只用兩芬尼的價格買到一斤鯨肉,對白鹿鎮的居民來說是非常劃算的。即便最窮的人,只要肯賣力氣掙兩芬尼也是很簡單的,所以想吃鯨肉并不是什么很難的事。
艾里克森的父親,奧特魯尼船長已經親自操刀,在碼頭大門前的原木桌子上分割一塊塊鯨肉。而佩格大叔則站在他的旁邊,將鯨肉簡單的稱一下重量再交給那些付了錢的人們。
很多人都是扔了一個蘇納爾在木頭大箱子里,然后拎了一塊五斤重的鯨肉,再向奧特魯尼船長說幾句恭維道謝的話才走。
奧特魯尼船長一邊笑呵呵的聽著大家道謝的言語,一邊用手中的短刀快速的分割著一塊塊的鯨肉。
維里克羅推了推克洛德,又指了指奧特魯尼船長刀下分割的鯨肉。克洛德這才注意到,艾里克森他父親分割的這些鯨魚肉塊幾乎是大小分毫不差,旁邊佩格大叔報得重量也大致一樣:“五斤一兩,你拿好……”
艾里克森對此卻毫不奇怪:“這有什么可驚奇的,在船上分魚分了二十年,早就練得很熟了。我以后也會這樣分毫不差的……”
“為什么你父親切的都是五斤重的一塊,那些買的人也就拿一塊,他們就不會多買幾塊嗎?”克洛德有些奇怪,現在天氣冷,冰天雪地的,這些鯨魚肉塊買回去可以保存一段時間。怎么買的人沒要求多買幾塊的?尤其是這么便宜……
“他們不敢……”艾里克森得意的說。原來這個每年冬季捕獲鯨魚拖回來分肉是奧特魯尼家的老傳統了。最初是艾里克森的爺爺,也是一位捕鯨船的老船長,那時候還沒紅海之鯊號,而是更小一些的捕鯨船。每次出海捕鯨就象是一場生死冒險,為了捕獲鯨魚死傷的水手不在少數。
艾里克森的爺爺每次都拖著一頭鯨魚回航,他想的只是將鯨魚肉分給那些死傷水手的家屬,以便讓他們過一個好年。只有多余的鯨肉才會賣給鎮上的貧民,價格非常的低廉。
到了艾里克森的父親,有了紅海之鯊號遠洋漁船,捕鯨就不再是那么的危險了。而老一輩死傷水手的那些家屬親人也已經長大,如果再免費分給他們鯨肉反而變得象是憐憫一樣,一些自尊心強的人拒絕接受,他們寧愿和別的貧民一樣出錢購買。
所以艾里克森家的老傳統也變了,免費分肉變成了便宜賣肉。不是沒人想多買點,也有人想批發鯨肉來謀利,但統統都遭到了奧特魯尼船長的拒絕。一家只能買五斤,這是定量。而碼頭門口的那些老水手都很清楚,誰家買了誰家沒買一目了然,所以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想著在奧特魯尼家的傳統上討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