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克洛德一直以為,拋擲彈的黑鐵外殼不需要加工,直接可以用模具鑄造出裂紋什么的。但問了維伯倫先生之后,克洛德才遺憾的發現,鐵礦工坊聘請來的模具制作技術員沒那么精細的手藝,鑄造出外面光滑的滾筒式的黑鐵外殼很簡單,但想鑄造出有裂紋的黑鐵外殼,那技術就不是這些鑄造人員和模具技術員所能掌握的。
另外,就算鑄造有裂紋的黑鐵外殼成功,還需要車床機械對黑鐵外殼進行修正,以達到標準統一。同時,拋擲彈的下口還需要制作出螺紋,以裝上后面的拉火索的底部,那同樣需要機械加工......
克洛德只好郁悶的在圖紙上畫畫,他畫得不是蒸汽機,因為他就沒見過蒸汽機長啥樣。他畫的是熱氣球機,記的小時候在鄉下長大,村里的人們把熱氣球機稱做是火頭機,這是克洛德在腦海里唯一記住的一種動力機。
村里人之所以把熱氣球機稱做是火頭機,原因很簡單,這玩意是燒火才發動的,柴火,煤炭,汽油,煤油,樹枝木頭,稻桿報紙什么的,能燒的扔進去就行,只要能維持得住火勢,這玩意就能一直運行下去。
這玩意不是蒸汽機,不需要鍋爐,它是靠熱氣在汽缸里膨脹來推動活塞使連桿運行起來。克洛德前世在網上看過資料片,好像是剛剛解放,道路上的公交車卡車裝的都是這種熱氣球機,燒著火在道路上象烏龜式的慢慢的行駛著。據說那時祖國剛剛解放,買不到汽油和柴油,繳獲的大卡車都改裝了這種熱氣球機,車廂里裝載著一半煤炭一半貨物開長途。
克洛德之所以對這種熱氣球機印象深刻主要是他老家有一臺,他爺爺將其當寶貝。爺爺曾經對他說起過,那時村里還沒有電,每到收割季節就把這玩意抬到曬場,用稻桿燒火,再把這玩意連接到打谷機上,就能把稻谷的谷糠給打掉,不需要裝上袋子送到鎮上,省了很多力氣和功夫。
小時候還跟著爺爺拆洗過這玩意幾次,熱氣球機結構很簡單,五大三粗的非常耐操。爺爺說這玩意是剛解放那幾年制造的,用了三四十年還是完好無損。當然,后來克洛德才知道,這個熱氣球機其實毛病很多,這毛病不是指這玩意不好用,而是熱能轉化率低,燃料浪費大。噪音聲響,污染嚴重,很快就被淘汰了。
后來爺爺去世,村里的大伯把這個熱氣球機以五元的高價賣給了一個收破爛的,克洛德后來回老家探親就再也沒見過這玩意了。
擦了擦眼角的一絲晶瑩,克洛德將小時候印象深刻的這個熱氣球機畫在了紙上,爐膛,生火用的,然后是通氣管連接到圓形的汽缸里。汽缸上頭是活塞連桿和旁邊的一個鐵管煙囪。
在爐膛里生火,熱氣順著通氣管進入圓形汽缸,等熱氣開始膨脹,就推動活塞連桿往上頂,到了一定的高度打開了旁邊的鐵管煙囪通道,熱氣從這里排出,活塞連桿落下,又堵住鐵管煙囪的通道。于是等熱氣又在汽缸里膨脹,再一次推動活塞連桿,上升,打開鐵管煙囪通道,排出熱氣,活塞連桿落下......就這樣周而復始......這就是熱氣球機......
看著圖紙上和腦海中印象沒什么差別的熱氣球機,克洛德心想,我這算是直接跳過了蒸汽機階段嗎?算了,管它三七二十一,能用就行,只要能解決那些機械的動力問題,制造出拋擲彈,手里握有王牌,就不用怕敵人增加多少的兵力了。
戰爭推動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這句話沒說錯。如果不是面臨著強敵,克洛德或許打死也回憶不起前世小時候所見過的這個玩意。這時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畫出的這個熱氣球機會給這個異世界帶來多大的變化......
抓起圖紙,克洛德出了戰區指揮部,上了馬車,對車夫說:“去我妹妹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