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次去會盟的,除了剛才提及的齊楚秦鄭幾國,魏韓并未派人前往。”
魏韓不去,當然也很正常,畢竟之前簽的停戰協議可還沒到期呢。而且,魏韓跟智氏緊鄰,毫無屏障可言,其他各國戰爭失利還能縮回去,魏韓不能,出戰自然要萬分小心。
當然,更重要的是,兩家之前也實在被打怕了。智氏的實力他們最清楚,這么久過去,誰知道又到哪個地步了?
“杞仲先生,你以為呢?”智朗看向杞仲。
杞仲連忙拱了拱手:“如今除了楚國進展快一些,各國才剛開始籌備糧草兵馬,他們就算要開戰,也得等明年了。而我們的計劃是年底出擊,并無影響。而且,鄭國此次是會盟地,又熱心其中,也實在不能忍了!”
智朗點點頭,笑道:“先生說的是,原本我還心有不忍,這次卻是其咎由自取了。”
他跟杞仲商議過對策,選了幾個策略,結果還是決定攻打鄭國。
鄭國在智氏東南,位置正好在半包圍圈的節點上,也是各方勢力交錯的點。一旦攻下鄭國,那智朗立刻就獲得了一個絕佳的前哨陣地。
向東能威懾齊國,向南能繞過魏韓攻擊楚國,還能對魏韓側翼造成巨大壓力。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還能隔絕敵人東西兩側的聯絡。
而在立場上,鄭國很早就倒向了齊國,跟晉國更是摩擦不斷,所以也不存在道德壓力。智瑤當年也數次攻鄭,可惜并未成功。
等幾人都看完了信,智朗又來到那地圖前,拿炭筆在智氏跟鄭國中間劃了一條箭頭:“這可作為攻擊路線,只等入冬,就以奇兵直取鄭都。隨后,再以重兵駐守,如釘子般釘在這里。鄭國是各方交錯之地,位置緊要,各國斷然不會讓我占據,必然去攻。”
智朗拿炭筆,繞著鄭都畫了一個圈,重重點了點:“那正好把這里變成決戰戰場,一戰定勝負。若能擊潰各國聯軍,立刻成席卷之勢,一舉占據整個鄭國,隨后再回師擊敗秦國,危機立解。……而唯一的變數是,魏韓會不會參戰了,若不參戰那就不管他。若參戰,那一塊打就是。”
說罷,智朗看向眾人,說道:“可還有問題?……薪武,你說。”
薪武慌忙站起來,搟面杖般的手指捏著記錄紙,說道:“家主,鄭都可是以城墻高大著稱,我等如何能快速占據?若拖得久了,恐怕就危險了。”
鄭國在中原腹地,人口密集且富庶,都城更是極為高大,當初智瑤去打都碰了一腦袋包。他們如何能快速攻打下來?若一時攻不下,各國必然去救,那可就腹背受敵,進退不得了。
“很好。”
智朗點了點地圖上的鄭都,說道:“這確實是此戰的核心。不過,我早有應對之策,兩三日內拿下問題不大。”
對智朗的話,眾人雖然心存疑慮,但他不說,幾人也不好去問。不過,智朗向來算計很遠,又總有奇招,想來確實是有對策的。
“可還有問題?”智朗繼續說道。
“宗主!”
智寬抬手示意,得了智朗點頭,這才說道:“我守趙地,只從戰事上說也問題不大。只是,趙地畢竟是趙氏世代封邑,趙無恤又在秦國,就怕再起變數啊。”
智朗卻擺了擺手,笑道:“此言差矣!我且問你,若趙地重回趙氏之手,誰最高興,誰又最不安?”
“自然是趙氏高興,……是我等不安?”
“這卻又不對了。”
智朗搖了搖頭,說道:“趙地本就是新得之地,損失了也不傷智氏根本。不安的,該是那些趙地居民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