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相當遠,智朗就聽到了陣陣讀書聲。
說起來,這學堂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了,是當初智朗下令修成,這樣系統化的教育體系在現在仍然稱得上新穎。而在外界,教育普遍的還是家傳,像孔夫子那些百家爭鳴的代表人物,傳播學說,收了大量學生,其實是近些年才興起的現象而已。
學堂門口只有一個瘸腿老者在打盹,這是智朗老爹的親衛,年紀大了腿腳又不好,就領了個學堂門衛的差事。
智朗放慢了腳步,穿過大門,到了院子里。
八歲以上,十六歲以下,這里都招收,學生總數剛剛突破了兩百人。所有學生又分低中高三個年級,要成績達標才能往上升學。
智朗走到其中一個教室窗外,往屋里瞥了眼,這是算術課,低年級的。
數是六藝之一,本就是這年代必學的內容,不過這里的算術卻又不同,多了許多新東西,比如阿拉伯數字,比如方程式,比如幾何解析一類的,當然都出自智朗之手。
講臺上授課的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一看就是前些年留校的畢業生。此刻,年輕人也看到了智朗,不過他除了臉色有些緊張外,仍是自顧自的講課。
窗戶下,一個八九歲的小家伙正拿炭筆在課本上畫小人,直到他的同桌胳膊肘碰了碰他,這才注意到窗外的智朗,連忙坐直。
智朗笑了笑,目光落在了前邊一個學生,那個學生明顯年紀偏大許多。
這是付勇。前些日子搬來薪城后,就送到了這里學習。不過他連字都識得不多,也只能從低年級學起了。
咚咚咚!
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鑼聲,這是下課了。老師放下炭筆,示意下課,學生們立刻嗡的一聲,嘰嘰喳喳的玩鬧起來。
老師匆匆走出教室,到了智朗跟前,拱手道:“宗主。”
智朗往教室里指了指:“付勇的表現如何?”
“他的進步很快,聰慧、認真且努力,年底估計就能升學到中年級。”老師說道。
智朗揚了揚手:“沒別的事了,你去忙吧!”
再看向教室里,此刻已經鬧騰一片了。一群不到十歲的孩子,還全是小男孩,正是膽大且玩勁大的時候,誰看了都得頭疼,站在窗戶邊耳朵都嗡嗡直響。
教室里,付勇當然很難跟那些小孩玩到一塊,他只是低頭看書,對一旁的打鬧聲充耳不聞。不過,也許是受過付勇的教訓,其他孩子既不搭理他也不惹他,打鬧的路過也繞著他走。
這時,突然有幾個孩子聚到了一塊,朝付勇指指點點的,嘀咕著什么。接著,幾人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決定似的,從桌屜里拿出了幾個小布袋。互相推搡著,幾人小心走到付勇身后,接著一齊把布袋口打開,往他身上倒去,倒完爭先恐后的撒腿就跑。袋子里竟是幾條赤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