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非常驚訝,但馬上他又反應過來:“你剛才說,如果是真品,那是不是說,它是贗品?”
話音剛落,就見不遠處的梁玄逸突然大聲說道:“看來劉世覺得這面銅鏡有問題啊!”
“這小子耳朵這么好?”
見其他人都向自己看了過來,劉世忍不住腹誹了一句。
有人反駁道:“這面銅鏡通體銀光,富麗堂皇,無論外形還是質地,亦或是鑄造工藝、氧化特征等方面,都符合唐代的特征,贗品怎么可能仿到這種地步?”
物主也說:“就是嘛,這面銅鏡可是我從拍賣公司高價買來的,你說它不對,總該拿出依據來吧?”
說起來,今天眾人帶來的古玩,直到剛才,每一件都很出色,沒有一件有問題,如果這面銅鏡有問題,那就是第一件贗品,物主的面子上肯定無光,當然也就不樂意了。
劉世向方昊投去求助的目光,隨即說道:“依據肯定有啊,不過我這人嘴笨,就由我朋友說一下,大家沒意見吧?”
孔益笑著說道:“當然沒問題,我舉辦聚會的初衷就是讓大家交流”
方昊微笑著向孔益點頭示意:“我認為,這面銅鏡應該是民國時期的仿品,民國時期,外國人紛紛來華,大量文物流散國外。此時古玩肆大大興盛起來,仿古作偽之風也達到了**,作偽作坊遍及全國。由于當時仿制技術設備較以前先進,故作偽方法日益精湛,仿造古器更加逼真。
這面銅鏡用了兩種偽造方法,一種是殘舊銅鏡改造,這種方法在民國時期是較多見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殘舊銅鏡價格低廉,經過加工、修整不易被識破,能以殘破鏡冒充高價的完整古銅鏡。
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幾件經過民國時期改造的漢唐銅鏡,這些銅鏡的邊緣或深及外區紋飾部分殘缺、破損,古董商就沿破損處將其截齊,然后再進行打磨、作舊,從而成為一個完整的銅鏡。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在古鏡上添加年款,其中又以加一般銅鏡銘文中罕見年款為多,首先將銘文的起始字磨去,再用溶化的銀液勾勒年款。銀施于銀灰色的鏡背上,色差很小。又經過作舊處理,很難識別。”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讓大家有時間消化這些知識,接著說道:“識別這類偽造并不難,改造過的銅鏡雖然給人以新穎的感覺,但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這類銅鏡的造型、鈕制、紋飾比例很不協調。大家請看這面銅鏡,是不是像我說的這樣,比例不對?”
物主此時表情已經有些尷尬了,不過還是死撐著說:“會不會是當時鑄造的時候,工藝出了問題導致的?”
“秦少,你的想法大家都能理解,不過這種可能性基本微乎其微,另外,只要仔細觀察,不難返現,銘文這里的痕跡和周邊,是有差別的。”
孔益的一席話,可以說給這面銅鏡判了死刑,物主也只能承認這一點。
不遠處的梁玄逸撇了撇嘴,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劉世吃癟,剛才劉世拿古玩讓大家點評的時候,他沒有發現問題,現在又沒有得逞,心里有些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