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昊之前得到了楷書書法的書寫原理和技巧,這些天一直都有練習,并且張孝祥之后的楷書也做過一些了解。看得出來,這位書寫者應該學的是沈度的楷書。
沈度就是大家詬病的“館閣體”的始作俑者。作為明朝善書的代表,凡是重要的朝廷文書、金簡玉冊都是沈度書寫。上行下效,學他字的人自然很多。
沈度楷書的特點是“烏黑、方正、光沼、等大”,而這位書寫者至少有其**分的功力,難能可貴。
當落下最后一筆時,書寫者直起身,長舒了一口氣,圍觀眾人紛紛鼓掌叫好。
只見旁邊一位留著絡腮胡,聲音粗礦的男子,哈哈笑著說:“老汪,你現在的楷書水平越來越高啦!難怪上次我和老秦吃飯,老秦都稱你為小沈度!”
老汪臉上帶著笑意,擺了擺手,謙虛地說道:“不行不行,我的功力還不到家,要說咱們幾個朋友中間,學沈度最像的,要數老南了,我和他相比還是要遜上一籌。”
劉擇有些遺憾地說:“可惜老南今天有事,不能過來一展身手。”
“他不能來,不是還有他的弟子效勞嗎?來來來,看看你有你師傅幾成水平啦!”說話間,絡腮胡男子把方昊推向老汪所在的位置。
方昊一頭霧水,自己什么時候成了別人的弟子了,這人可真是馬大哈,連人都會認錯。
劉擇見此形情,意外之余,差點笑出聲來,不過他也很好奇方昊的書法水平,沒有提醒大家,也笑著說道:“對,別不好意思,重在交流嘛!”
方昊原本想解開誤會,見劉擇這么說,突然覺得有些好玩,想看看一會他書法寫完之后,大家的反應,便對著大家拱了拱手:“那我就試一試,班門弄斧,還請大家見諒!”
準備好了筆墨,方昊想了想,既然剛才這位寫了佛教的《心經》,那他就寫道教的《了心經》吧。
《了心經》也是道教經典著作,全稱《太上老君說了心經》,為唐代著作,不著撰人。《了心經》全文一百多字,重點在于說明“修道要修心”的道理。指出“心為神主,動靜從心。修心就是修道”要在“觀心”中做到覺悟,“了心”,方能得道。
得知方昊要寫的是《了心經》,另外一位對著老汪擠眉弄眼,老汪瞪了他一眼,心里有些不開心:“如果是你師傅就算了,就你這小輩還想跟我唱對臺戲,實在狂妄之極!”
當方昊剛剛落筆的時候,大家臉上還都很輕松,等第一個字最后一筆落下,他們臉上就開始露出些許驚訝的表情。
不過,在場的都是書法愛好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驚訝之余,也開始沉浸于眼前這美妙的書法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