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他是可以把畫退掉的,只是因為這位同學是他大學時期的舍友,非常要好,才想著搶救一下。
就在上個星期,他還跟同學聯系過,讓他耐心等待,會盡快得出結論,怎么還一直聯系秦敦?
以他對這位同學的了解,這樣的反應多少有些反常。
還有一個問題,當初同學把這幅畫交給他的時候,告訴他,這幅畫是祖傳下來的,但在學校的時候,兩人無話不談,卻并沒有談起過關于這幅畫的事情。
他很不想看到,同學被仇家利用,如果真是這樣,他不會手軟,但到時也只能用五味雜陳來形容他的心情了,他肯定是不希望看到這一幕的。
孔益思考了一會,給同學打了電話,讓同學現在來公司。
又等了片刻,方昊那邊有了結論。
孔益先給方昊和秦敦做了介紹,兩人握了握手,客套了兩句。
孔益直言道:“方老師,你認為仇英的這幅畫是真跡嗎?”
“我的判斷,它是一幅高仿。”
方昊也是直截了當地給出了結論:“眾所周知,最早的山水本是設色的,且頂色用得很重。宋元之際,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水墨為上的風氣盛行,重彩的青綠山水的地位下降。
水墨山水受到畫家的特別青睬,但是著色仍然是山水畫的重要手段,著色山水仍然是山水畫的主體,只不過在文人畫家收手下,著色山水開始改變了原來青綠重彩的面貌,用少量的彩輔助墨色,這即是所謂的淺絳山水。
而仇英正是做出這等改變最重要的一位畫家,比如,他的傳世畫作《劍閣圖》所用的重彩部分只占全幅的25%不到。其他像《沙汀鴛鴦》、《仙山樓閣》所采用的大青綠重彩僅占到全圖面積的20%。明顯削弱了畫面的富貴廟堂氣息,卻并沒有影響到作品的大氣宏闊。
另外,他的作品《仿宋人物冊》與《臨宋元六景》也大相徑庭:前者更多仿兩宋院體畫的重彩精繪。后者則主要靠暈染,最多30%背陰處設青綠,總體情調看上去更加清新秀雅而不華麗。”
聽到這里,作為書畫鑒定專家的秦敦,哪能不知道方昊所表達的意思,這幅畫的破綻正在于整幅畫用的重彩,和仇英本人相比多了一些。
要說,這多出來的比例并不大,而且這幅畫的作者也很好地處理了整體,如果不是方昊指出,他完全不會往這方面考慮,不禁感嘆方昊觀察的細致,以及對仇英的了解之全面。
同時,他也非常好奇,方昊的老師是哪位,如果不是泰斗級的人物,應該教不出這么年輕優秀的弟子吧。
等方昊講完他的觀點,孔益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秦老師,你有什么看法?”
秦敦對方昊抱拳行禮:“方老師真是厲害,一針見血,就解決了困擾我們許久的難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