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帶過黃夜瑩的身份,黃志澄說道:“早知道你們昨天那么精彩,我也跟著去了。”
唐鳴山揶揄地笑道:“黃哥,不是我說,自打你結婚后,有幾次敢十二點之后才回家?我記得一次都沒有吧!”
黃志澄清了清嗓門:“今后看我表現。”
唐鳴山笑嘻嘻地說:“行,我到要看看你到底拉不拉垮。”
黃志澄忙著轉移話題:“你們點菜沒?”
“我點了兩道大菜,其他你們點吧。”
點菜的時候,方昊給黃夜瑩找了部動畫片看,免得小丫頭無聊。
把手機交給黃夜瑩,方昊抬起頭,正好看到不遠處掛在墻上的一幅字,這幅字看起來像是繁體字,但又似是而非。
方昊定睛一看,有些詫異:“這里怎么還掛著一幅西夏字的書法?”
西夏是我國歷史上黨項族人在我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個君主,持續了189年。在西夏建立前,為了鞏固他們的民族語言,西夏皇帝李元昊曾經指派專人根據黨項羌語的特點創立了文字,并且大力推廣這種文字的使用。
這種文字就是現在人們說的西夏文,它吸收了漢字的六書構字方式,還有西夏獨特的構字方式,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拐等。
西夏文很難辨認,雖然在明朝的部分文獻和經書上發現了西夏文,還陸續有西夏文的印本出現,但還是非常少見。據說,目前,在我國內能夠認識西夏文的專家學者,不到十個人。
正因為認識的人太少,許多人就算知道有西夏文,也不知道這種文字長什么樣,因此方昊這句話一經出口,大家都把視線轉向了方昊。
服務員連忙問道:“先生,您認得這幅字上面寫得是什么嗎?”
方昊點頭道:“略知一二。”
服務員又說:“您能翻譯上面的字嗎?”
“我先看看。”
“等等!”
方昊正想起身,就被黃志澄給攔住了:“我記得,這里有規定,誰要是能翻譯出這幅字的意思,就可以免單吧?”
服務員說:“是的,五千以下都可以免單。”
唐鳴山不滿道:“那你剛才不說。”
服務員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剛才太激動了。”
這話也就騙騙小孩子,如果剛才黃志澄不提,這項獎勵估計就成了泡影吧。
“等等。”
方昊想到這里面有個問題:“這里有西夏文的專家嗎?如果沒有,那一會怎么評定我的翻譯到底對不對?”
服務員解釋道:“我們老板也懂西夏文,只要他認可您的翻譯,就作數了。您要是擔心他故意說您的翻譯有問題,也可以打聽一下他的人品。”
黃志澄點了點頭:“元老板為人確實不錯。”
方昊說:“等點好了菜,你去請你老板過來吧。”
“好的,你們再看看還有什么需要。”服務員以為方昊他們會點很多菜,卻發現就是正常分量。
“要不要響應國家號召,我肯定點上一桌的菜。”唐鳴山嘴里嘀咕道。
等服務員走了,唐鳴山看著方昊嘖嘖稱奇:“你怎么連西夏文都會啊?”
方昊微微一笑:“我師傅教我的。”
唐鳴山感慨道:“要是你的老師還在,我肯定要去拜訪他老人家。”
方昊也只好附和了一句。
“方昊,那幅字上面寫的是什么?”唐鳴山好奇地問道。
方昊走上前,看了一會:“《父母恩重經》,但又不全是。”
《父母恩重經》是儒家信奉者根據真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改編的,唐以后在民間流傳很廣,但從未正式編入過大藏經。根據資料,12世紀中期,此經被西夏高僧鮮卑寶源譯為西夏文,譯成時適逢夏仁宗即位大興佛事而進獻,后為仁宗擷取為“御譯”,廣傳河西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