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主先是傻眼,又立馬急眼:“哎喲,你們小心一點啊!別搶壞了!”
他也想上去把帶鉤搶回來,又生怕一不小心把東西搞壞了,只能和朋友在旁邊干瞪眼。
大爺怒目圓睜地瞪著青年:“你放不放手!”
青年針鋒相對:“沒門!”
“不放是吧!”大爺對著青年的小腿就是一腳。
青年根本沒有想到,大爺居然會動手,根本沒有防備,小腿骨上就被重重踢了一腳。
“嗷!”青年嘴里發了一聲慘叫,但手卻沒有立刻松。
大爺用勁一拉,青年還是死死地拽著,就又想再踢一腳,沒想到,青年這個時候,手卻松了。
大爺也沒有想到青年會突然松手,向后踉蹌著,心一急,手里的帶鉤也被他扔了出去。
“小心啊!”物主和他的朋友大驚失色,眼睛隨著空中的帶鉤移動,隨即就見那帶鉤落到了方昊的手中。
方昊覺得真是莫名其妙,正打算走呢,就看到那大爺和青年搶了起來,他停下來看了一下熱鬧,那帶鉤就落到了他的手里。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寶物和我有緣’?”
既然東西都到了自己手中,方昊總要順勢看一下,只見其表面表面有紅銹斑,其體長而纖細,鉤紐位于中部,符合戰國時期帶鉤特點。龍首長尾,以鏤空的形式勾連造型,遍體鑲嵌鱗甲狀的綠松石,象征龍鱗,栩栩如生。
這枚帶鉤的造型、以及皮殼等方面,符合真品的特征,但方昊卻不敢確定它是真品。
一來,這里是景區附近,拿青銅器在這里兜售,這不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長嗎?而且,剛才物主的對話,也讓他覺得不太對勁,好像是專門對他說的一樣,讓他覺得像是在給他挖坑。
另外,老人和青年的表現是不是太夸張了,他們既然都要搶這枚帶鉤,自然也知道它的價值。
要知道,保守一點估價,這枚帶鉤的價值就有25到30萬左右,他們就真得不擔心,搶奪的過程中,把帶鉤弄壞了嗎?
這種不帶腦子的人挺稀罕,更何況還一下子出現兩個。
另外就是好巧不巧的,帶鉤居然直接掉到了他面前,又是巧合。
單單一個巧合可以說是巧合,但連二連三的巧合,十有八九里面有貓膩了。
方昊看著手里的青銅鎏金帶鉤,突然又覺得不太真了,其實古玩鑒定就是這樣,有時候也靠感覺。
有的人,可能覺得一件東西上的特征,跟自己儲備的知識有沖突,認為東西不對,但等到權威認為它沒有問題時,他又覺得這件東西“眉清目秀”了,隨后為自己的走寶而懊惱。
反之亦然,方昊有了疑點,就開始覺得帶鉤給他的感覺不太自然了,至于這種感覺是第六感,還是受了心中疑點的影響,只有等他有了發現才能確定。
正當方昊在探究東西的真偽時,那邊的物主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看到方昊手里的帶鉤沒問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