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應守笑著說:“那我可不能再錯過了。”
兩人閑聊期間,工作人員也把第一批四幅畫拿了過來。
現場不算諸應守,有四位專家,四個人每人一幅書畫,看完了寫下自己的意見,再交換著鑒定,直至一批看完,再看下一批四幅書畫。而諸應守的作用就是把關。
這次拿的書畫作品,除了少數幾幅,方昊基本都看過了,這次只是再核對一遍,看看有沒有錯誤。
而孔益之所以這么大張旗鼓,還是因為之前跟方昊說的,擔心仇家給他下絆子,防止“一顆老鼠屎”,把嘉益的首拍給毀了。
這次嘉益首拍的書畫作品,一共150幅,數量不少,好在這次只是核對,用的時間并不多。
書畫作品一件件經過方昊之手,到中午吃飯時,并沒有發現問題。
時間緊張,大家吃完飯,休息了四十分鐘,繼續進行。
“咦!這幅畫……”
方昊看著工作人員,小心地展開了一幅看起來年代久遠的設色作品,這幅畫,他之前沒有見過,而且非常有特點。
諸應守坐在旁邊,注意到方昊臉上浮現訝色,還以為畫有問題,看到方昊面前是哪幅畫時,就知道方昊為什么有這樣的表情了,當初他看到這幅作品時,也頗為驚訝。
“小方,這幅畫你之前沒見過嗎?”
方昊點頭:“之前沒看過。”
“你先看,一會我咱們探討一下。”諸應守很好奇,方昊對這幅畫會有什么看法。
“好啊。”
方昊目光又回到了眼前的這幅畫上。
這幅畫畫的是遠郊景色,風景唯美,敷彩艷麗,其中又有一人一馬,還有一位正在向馬上人物施禮的貨郞。
一人物和一匹馬,盡管這一部分在畫面上所占的比例不大,卻是整幅繪畫的點睛之處。人物描繪得較為詳細,他身穿赤色長袍,腰間佩有寶劍一把,又有青玉一枚。人物形態生動逼真,畫面中馬的造型更是形神兼備,尤為生動。
另外那貨郎也描繪的細致入微,身上、擔上,插放著種種生活用品,有文房用具、生活百貨,如衣帽冠帶、鍋瓢碗勺等等,相當出色。
這幅畫,無論是對景致還是人物的刻畫描寫,都到達了一定的程度,絲毫沒有匠氣和俗態,作者的繪畫功底相當了得,很可能是一位名家。
然而,這幅畫沒有任何的題跋、落款和鈐印留下來,并且創作風格,不同于方昊記憶中的各位名家,方昊也判斷不出,作者到底是誰。
片刻后,諸應守見方昊鑒定完了,笑著問道:“小方,你覺得怎么樣?”
方昊考慮了一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的判斷是,這幅畫應該創作于元代晚期。”
這句話,讓大家,特別是秦敦旁邊的劉已道感到十分驚訝。
劉己道作為嘉益的常駐書畫鑒定專家,對孔益邀請方昊作為顧問,心里其實一直有意見,道理很簡單,書畫鑒定不同于別的類別,特別考驗鑒定師的學識積累,而方昊的年紀實在太小了,按慣例,根本不可能有太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