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大爺倒也沒光聊天不干活,駁船上的八臺采集器功率比無人機大的多,從內至外圍著工業艦轉圈,像吸塵器一樣把氣態云團吸入船體,再像小狗似的邊走便溺,把廢料全變成液態排出。
努埃爾的工作更簡單,工業艦體型大且笨重,沒有裝備采集器,但是有六臺牽引光束發生器。他就用這六束白光收集無人機拋出的固體材料塊放入貨艙,時不時再進行一次抽檢,確保采集品質。
九天之后,兩艘畫著老鼠徽記的飛船如約回到了阿方索空間站的貨船平臺,五短身材尖嘴猴腮的安哈卡早早就等在這里,雖然從臉上看不出什么,那兩只緊握在一起的手卻出賣了他。
他倒不怕那位李船長長帶著努埃爾把工業艦卷跑,飛船是用努埃爾的名義租用的,而且租的時候有區域限制,根本出不了阿方索星系的星門。
怕的是這兩位克隆飛行員完不成事先約定好的采集量,為了獲得更高收購價,他是和大采購商定了收購合約的,明明白白規定了交貨期限和交貨數量。
如果完不成,礦隊不僅拿不到高于市場的收購價,還需要賠償大采購商的損失。這筆錢肯定不能只讓李船長和努埃爾掏,做為礦隊的一員他也有份。
之所以這么草率,都怪那一船絲膠溶質和高純度神經增效劑,自己給鎮住了,忘了考慮這方面的細節,等兩艘飛船一走,冷靜下來之后才意識到有些冒進。
氣云采集又不是今天才開始嘗試的新技術,這里干過的礦工沒一萬也有八千,大概的采集量稍微算算就有準譜兒。就算克隆飛行員的能力可以以一當十,但努埃爾那個狀態真不能算一個,半個都夠嗆。
光靠李船長一個人……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不靠譜的可能性更大。
“船長、船長,這次收獲怎么樣?”見面之后第一句就暴露了他的心情,忐忑里夾雜著期盼、希望中摻和著失望。
“自己看,趕緊找人出貨,順便幫我看看這些設備的價格。如果貨款夠的話就幫我采購一套,要是不夠就先等等,什么時候湊夠了一起買。”
安哈卡的眼神洪濤已經看了幾輩子,不用問也知道他是咋想的,索性就不問了。但有件事兒必須問,自己想采購一套行星采集設備,這種設備價格比較高還是配套出售的,專業性也挺強的,就算安哈卡也不一定弄的明白。不明白沒事兒,他可以去找明白人,比自己四處瞎問容易的多也靠譜的多。
“我的神啊,工業艦都快裝滿啦……這、這是行星采集設備,李船長,您要它做什么用?”安哈卡當然是先去關注兩艘飛船的貨艙裝載量,一邊看一邊揉眼睛,真眼都快揉瞎了才相信了實事。隨身主腦通常而言不會說謊,說了也沒用,一卸貨就全露餡了,圖啥啊。
眼看一筆銷售分成已經板上釘釘,之后每隔九天就會再有一筆,這心情啊,就像剛用完高純度神經增效劑一樣。可惜李船長只對克隆飛行員大方,小瓶子里那些紅的妖艷的液體只讓自己嘗了一次,剩下的全要給努埃爾留著。
但好心情只維持了屁大會兒功夫,馬上就因為一份采購清單煙消云散了。這份清單里的設備他認識,雖然具體價格不太清楚,阿方索空間站里好像也沒人賣這玩意,但是干啥用的知道。
行星開發!
啥意思呢?特別簡單,根本不是啥高科技,自打新伊甸人有了文字記錄,行星開發就是唯一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