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所這個老板也想做出一杯用新鮮草莓鮮榨的芝芝霉霉,同時還要保證每杯芝芝霉霉品質都差不多,那他就必須保證奶茶店進貨的草莓品質的穩定性。
草莓、桃子跟葡萄都很容易壞,物流或者倉儲環節只要出個小問題那水果品相和口感就很不一樣,偏偏水果茶里面這三種很容易“變軟”或者“被壓爛”的水果又是最暢銷的,所以做水果茶對于供應鏈體系要求更高。
“供應鏈體系沒有可以搭啊!”老板跟蕭杰強調。
老板的話沒有錯,只不過從投資人的角度,蕭杰認為高端奶茶就是賺辛苦錢的生意,他找人調研過高端奶茶店的利潤率,一杯36塊的奶茶,除去店租、人工、水果和茶葉以及所有成本,奶茶店只能賺2塊錢,利潤率只有5.5%,這跟餐飲行業30%的平均利潤率相去甚遠。
在蕭杰看來,這種極底利潤的生意不管外界把故事吹得多好聽,其經營風險都是很大的。
比如只要這些奶茶店的上游水果廠商和茶葉供應商稍微把價格漲一漲,奶茶店就立刻沒錢賺,即便最終上市了,長年股價都不會太好看。
所以該奶茶店老板的這個經營轉型方案,蕭杰其實是反對的。
但投資人不是企業家,不能硬逼著別人做他已經不想做的事情,畢竟做生意需要極大的熱情,何況金權在這家公司里的股權也沒達到控股的位置。
既然談不來,只能賣掉,雙方好聚好散,如今賣掉這家公司蕭杰正好可以獲得一筆轉收費,為宏豐景順一號基金回點血。
那么如果要賣賣給誰呢?
這時候蕭杰想起了連先生。
連先生的風投公司曾經投資了國內一家一流的茶葉生產商,不僅如此,他手上還有青陽最火的高端水果連鎖店,這是風投圈都知道的事。
蕭杰認為如果自己把這家奶茶店賣給連先生,那么連先生直接可以幫奶茶店老板整合高端奶茶所需要的供應鏈,茶葉和高品質水果的問題全都可以解決,可謂皆大歡喜,天作之合。
奶茶店老板一聽這個提議喜出望外,覺得蕭杰是他見過的最有良心的投資人,這場景就好比某對情侶性格不合要分手,男方怕女方分手以后過的不幸福,因此主動為女方找一個符合她所有要求的男人做下一任男朋友。
蕭杰想賣,奶茶店老板也同意,但不見得連先生就想買,他的手里的項目多如牛毛,并不缺一家奶茶店,何況這家奶茶店還被負面新聞纏過身。
對于這個曾經搶了自己一口肉吃的小伙子蕭杰,連先生再次見到時又露出了他那金燦燦的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