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征前日,天子特召大將軍宋顯、鷹揚校尉齊徹明入紫宸宮,誡勉二人。
“夏日水滿草豐,并非出兵的好時機,只是多等一日,邊地黎民便一日無望,”天子半倚在御座上,“此戰只需略退敵虜,萬不可深入敵境。”
“宋顯明白。”
“徹明你呢?”
“天家,戰事因時而制,我人在宮中,如何能給出戰場上的答復?”
“你呀,總是這般讓我又愛又氣,罷了,你去吧,”天子揮揮手,“告訴小黃門,喚建威將軍李廣安和長望將軍祭陽進來。”
“是,徹明告退。”
見齊徹明離了殿,天子斂去笑容,愁眉緊鎖,“徹明此次出征,你要多多注意,萬不可讓他離了你的營帳。”
“可他已夸下那般海口,若不建一番功業,只怕回來難堵眾口悠悠。”
“建功封侯,決于我一人之手,大軍得了什么功,徹明在你帳下,便能得什么功,可若是他一人莽撞前進,犯下了什么遮掩不得的過錯,到時如何護得住?”
“天家思慮之深,宋顯不及。”
“非是我不信他的才能,只是戰事變化莫測,多少老將折在邊關,就連策云......”
“天家放心,我一定把徹明平平安安的帶回來。”
君臣二人正自悲切,忽聽小黃門通傳李、祭二位將軍到,忙偏過身偷偷將眼淚拭去。
出了紫宸宮的齊徹明,徑直往長樂宮行去,臨行之前,他需得辭過姨母。
長樂宮里,幾位公主正坐在一處,敏柔翻看著浮屠經,隔一會便向李定柔請教,嘉柔則伏在桌前,纏著李定柔做荷包。
皇后看她三人嬉戲玩鬧,也欣慰不已,與侍立一旁的青綺相視而笑。
“姨母,徹明今日特來道別。”
齊徹明大步走進殿中,見嘉柔迎了出來,正欲說笑,忽見李定柔也立在一旁,慌忙別開了目光,將嘴邊的話都咽進了肚子里。
“定柔公主也在?”
不待李定柔開口,嘉柔搶先說道,“是我請定柔姐姐來的,敏柔讀不懂經書,又不好意思去請教,只得由我出面了。”
“你年紀最小,主意最大。”
“你也不過十六歲,怎么主意大的要上戰場呢?”
“小侯爺要出征?”李定柔聞言一愣,復又問道,“什么時候走?”
“明日。”
李定柔點點頭,退到敏柔身旁,拿起筆替她謄錄起經書。
嘉柔見他二人訕訕的,忙將齊徹明拉到桌邊,拿起一只繡著紫色祥云紋的碧色荷包,笑著遞了過去。
“徹明哥哥,聽說天家擢你當了鷹揚校尉,你看這碧色荷包,跟你那身紅衣黑甲,配是不配?”
“我從不帶著花哨的東西,”齊徹明接過看了一眼,“再說你這荷包制的實在是太粗糙了,你瞧這邊都沒縫好,祥云怎么用紫色線?倒像一塊泥。”
“快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