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京之日,百官列隊相迎,太子正立在首位,宋顯遠遠見了,忙下了馬,快步疾行、跪地行禮。
“大將軍請起,”太子虛扶了一把,“此次將軍立得大功,天家原是要親迎,不想昨日夜里受了風,今晨身子不適,便由我來迎接將軍與眾將士。”
“微末之功,皆仰賴天家決策,宋顯怎敢忝居。”
“大將軍何必如此謙虛,”太子俯身笑道,“舅舅快起來吧,咱們趕緊回宮去,天家一直盼著你們回來呢,尤其是徹明表兄,天家每日念叨的不行。”
聽聞這話,宋顯也不免展眉,忙起身謝過相依的眾人,攜了齊徹明,隨太子車駕一道往紫宸宮去了。
眾人見他三人離場,方各自散去,三三兩兩的談論著宋氏的隆寵。
“宋氏本就把持軍務,如今天家還為他宋顯三子封侯,那三個小兒懂什么?不過都是書院里的編修罷了,一點沒他們父親的本事。”
“沒本事還不好?”一人小聲道,“沒本事才沒得爭,宋家也就到宋顯這罷了。”
“宋顯雖沒個好兒子,可他有個好外甥啊,你沒聽說鷹揚校尉打了多大的勝仗?只怕明日你我都得稱他將軍了。”
“成義侯終究姓齊,不是他宋家的人。”
“姓齊又如何?如今誰不說宋齊一門?”那人嘖嘖嘆道,“這倒罷了,只是太子也當著眾人稱呼宋顯為舅舅,真真失了君臣之份。”
“罷了罷了,這又與我們何干?散了吧。”
人雖散去了,不滿與疑心卻已在今日播下,只等著來日收果。
太子車駕停在了丹鳳門外,眾人抬著步輦來接他三人,宋顯見太子未用乘輿,忙止住眾人,喝道,“怎么不為太子抬輿來?”
“舅舅,不關他們的事,”太子忙道,“想必舅舅也聽說了,近日宮中出了些事,天家雖未責備,可我這個做兒子的,心中不免有愧,因而儉省用度,以思己過。”
“難為你了。”
宋顯不再多言,心中卻已有了計較,他知道太子這般行狀,與其說是做給天家看,倒不如說是做給他和齊徹明看。
因而不再多勸,倒讓等著下文的太子,有些訕訕的。
齊徹明顯然也看出了些許端倪,也與宋顯一般,沉默不言。
三人乘著步輦到了紫宸宮,太子領著二人進去復命后,便自個退了出來,天子只做不知,并未出聲挽留。
“天家,宋顯不負所托,將徹明平安帶回來了。”
齊徹明聞言一愣,他原以為舅舅入宮第一件事,是向天家匯報戰況,沒想到開口卻是將他平安帶回的話。
“你何止是把徹明平安帶回,你這是給我、給大周帶回了一個將軍!”許是太過激動,天子一連咳嗽了幾聲,緩過片刻后,忙將齊徹明拉到自己身側,笑道,“好小子,之前許下那樣的豪言,可叫我擔心了一陣子,沒想到你竟這般神勇!快跟我說說,你是怎么折去琢提王廷的?”
齊徹明笑道,“還不是因為天家給我配了虎牙營?不然我哪有那樣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