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上過戰場的,你哄不住我,精兵也需良將,不過你既這樣哄我開心,我便準你以后出征,自行挑選兵士,如何?”
“當真?”
“天子一言九鼎。”
“徹明叩謝天家!”
“行了,先去見你姨母去,她近日可盼著你呢。”
“是,”齊徹明躬身告退,“徹明先行退下。”
見齊徹明走遠,天子方從御座上起身,走到宋顯身邊,“真沒想到,策云的孩子這般了不起,你我像他這般大的年紀時,還在許太后手中掙扎。”
“宮中斗爭勝于疆場。”
“我這一生,總盼著能像高祖一樣,馳騁沙場,唯一一次去邊地,便將策云折在了那里,”天子看著殿中懸掛的地圖,“從此后我便聽不得雁門二字,現下北地大勝了,我卻老了,沒幾年光景了。”
“陛下!”宋顯匍匐在地,抱著天子的腳泣道,“陛下春秋正盛,怎能做此語?叫我等聽了,心中實在......”
“二十年前,你拔劍勸我不畏生死,奪回權柄,如今當了統領三軍的大將軍,怎么哭哭啼啼的像個婦人?”
“策云走了,宋顯只能守著陛下了。”
“沒誰守著誰,”天子將宋顯扶起,“策云已經先去了壽陵,等你我百年之后,咱們三人還在一處呆著,一個陵里說話也自在,還能一起練練劍,論論兵,不過你可別急著來,我大周還需要大將軍坐鎮。”
聽聞天子已想好身后事,宋顯哀不自勝,話都說不上來,只能垂頭壓抑著心中的悲痛。
“近來宮中多事,你與徹明聽到什么都不要多思多想,等熬過了這一陣子,便罷了。”
宋顯知天子指的是巫蠱之事,也不多問,只點頭記下。
那邊齊徹明歡歡喜喜的從紫宸宮出來,正要往長樂宮去,卻見太子仍垂手立在宮外,皺眉不言,不知想些什么。
“太子殿下一直站在宮外?”齊徹明走上前去,“我正要往長樂宮去,太子殿下可要與我一道?”
“表兄怎么這樣見外?往日不都喚我桓兒?”
“那都是多久的事了,如今太子殿下已是儲君,徹明怎敢直喚君主之名?”雖這般說,齊徹明卻被太子勾出了往日之念,心中也軟了幾分,遂道,“宮中之事,我在邊地也略知一二,太子也該寬心才是。”
“逆臣賊子,死有余辜,只因我管教不嚴,愧對天家,”太子嘆道,“近日諸王入朝慶賀,我想著清河王、膠西王乃是天家所愛幼子,便將他二人安置在我長秋宮中,倒也方便天家召見。”
“長秋宮乃是太子宮,諸王來了自有京中府邸,怎可留居宮中?”
“這倒不妨,等過了幾日,自然也是要回屬國的。”
齊徹明聽出了那話中的意思,也明白太子存著怎樣的心思,心中暗嘆了一番,卻不接話,只與太子一道,沉默的往長樂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