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能想到,朝廷大員身邊的文書,那是往貼身親信方向發展的,能時常在大員身邊說上話的人,尤其是在監察百官的御史中丞大人身邊。
那份工作只需要讓御史中丞大人一個人滿意就行了,好壞就是中丞大人一個人說的算的事,做好了混到七品去估計也要不了幾年。
不過庾慶卻不這樣想啊,一聽說是給那位裴大人做文書,擺明了是要干動文筆的活,一顆心瞬間便提到了嗓子眼,當即向上官提出意見,“大人,下官覺得殷吉真更適合在裴大人身邊做校書郎,不如讓下官和殷吉真換換。”
那位上官和殷吉真同時傻眼愣住。
幸好許沸不在旁,否則又得發出一貫的嘆息。
殷吉真不知這位兄臺說的是真是假,看樣子又不像說假,按理說也沒必要說這種假話,一時間不由佩服庾慶的胸襟。
面對如此謙讓,他真的是不知該說什么好,這么好的機會,推卻的話,連他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竟被搞了個啞口無言滿心忐忑偷看上官反應。
那位上官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多少人做夢都求不到的機會,這小子不會是吃錯了藥吧?
再說了,往中丞大人身邊安插人手的事哪是他能做主的,這事必須得中丞大人同意才行。
說穿了就是中丞大人打好了招呼的,是中丞大人點名要的人。
上官臉色旋即一沉,“阿士衡,你當這是買菜可以討價還價的嗎?安排你做什么,你認真做好便是,少說廢話!”
庾慶無奈,轉念一想,算了,反正老子馬上就辭官走人。
事情就這樣收場了。
突然來一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又失去了,殷吉真一顆心被搞的惆悵了,不由羨慕庾慶的出身背景。
一些傳聞他也聽聞了,用屁股也能想到是其父原來的舊僚關系網在起扶持作用。
偏偏還誰都不好說什么,‘阿士衡’自己的實力擺在那,四科滿分的會元,百年難得一見,順勢而為予以重用并不為過,只怕新科狀元都沒膽氣在‘阿士衡’面前說自己更好。
兩人就此被人給帶開,領往各自去處。
帶領庾慶的一路提醒今后在中丞大人身邊要做些什么,寫點東西之類的不可避免,還有收拾公文,或轉達、送發,再兼一些迎來送往什么的。
當然,中丞大人身邊也不止庾慶一人,還有其他級別更高的存在,各自處理的事情程度也不同。
又提醒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什么的,讓他以后不懂的就來問。
就這么隨便一聽,庾慶聽到果然要寫東西,頭就大了。
御史臺樓閣內幾經轉折,領路人將庾慶送達了御史中丞處理公務的場所。
“大人,阿士衡帶到。”領路人通稟了一聲。
案前批閱東西的裴青城抬了抬眼,嗯了聲而已,便繼續忙自己的。
領路者退下之際,無聲示意庾慶原地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