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女孩兒自小兒有個習慣,晚間喜歡焚香入睡,而且特別喜歡自己制香。因那香是那女孩兒自己制的,味兒也和從前沒有什么分別,誰也不會疑心到那上頭去。
但那香中,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竟加了一味毒。
那毒的作用是讓女孩兒慢慢不清醒,然后慢慢死去,也不會引起誰的懷疑。
可不成想,那女孩兒偏偏對那味毒有些反應,加上她配的那香中有一位解毒的藥材,兩廂作用,女孩兒是中了毒,卻不深,反而是身體反應得比較嚴重。
那女孩兒喝了湯藥停了香,雖然晚間睡不太好,但疹子馬上就下來了。觀中法師又給她身邊值過夜的丫鬟嬤嬤號脈,這些人因是輪班值守,這毒又是慢性的,俱是中毒不深,幾幅湯藥就能解決了。
只這女孩兒毒雖然解了,神志上卻是受了些影響,離了那香,晚間睡覺也很難睡踏實。
那家里的老太太知道這心尖子上的孫女兒是被人害了,怒不可遏。而且這毒也下得蹊蹺得很,連從哪里入手去查都找不到方向。
但那老太太極其睿智,找不著方向就找厲害關系,果然一拿一個準。
原來,這女孩兒芳齡十四,正在備嫁,只等及笄之后便要出嫁。女孩兒的母親早逝,家中三個同母姐姐均已出嫁,三個同母哥哥也已娶妻。家中在她后頭,只有一個繼母進門后生養的妹妹,比她小兩歲。
女孩兒的母親生前和這老太太相處得情同母女,自母親去世后,這個女孩兒就是在老太太跟前長大的,老太太同她十分親近,待得長成之后,千挑萬選,又幫她說了一門好親。
平素里女孩兒得了府中老祖宗的歡心,就惹得妹妹和繼母不高興,但也不敢多說什么,關鍵是這親事,實在是叫人眼紅,這繼母和妹妹就動了心思。
母女兩人想著這女孩兒一旦沒了,那妹妹替她嫁了,便是恰到好處,就連那老祖宗備好的嫁妝,說不得也能一并歸了這妹妹。
老太太是精明人,教導著女孩兒把身邊經營得針扎不進,水潑不進,丫鬟嬤嬤俱是忠心的。
那母女兩人也無從下手,最后不知怎么想出了這個從香上下手的法子。在那合香的藥材上做了手腳,花了大價錢,將那一定會用的那位香料用毒制過了,再通過采買那里放到了女孩兒手上。
這老太太住在觀中,通過女孩兒的幾個兄長和老仆,把這事查得清清楚楚,本來等女孩兒治好了下山,這事兒就要發落下去。
哪知那母女兩個又使了一招,直接魚死網破。把這女孩兒身患重疾,上山求醫的事情散得到處都是,那女孩兒未過門的夫家也知道了。
那男方家的母親直接來了觀里,瞧見女孩兒果真在山上治病,便提出了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