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沒領上號的明日請早,若有急癥的,去柜上找伙計,他們會另行安排,別耽誤了病情。”
“好,閑話少說,一號二號在哪里?”
“我我我……”
“在這里在這里……”
一號是個黑臉漢子,攙著自家婆娘擠到前頭,韻嬤嬤收了號牌,放了那女人進去,讓后頭的徒弟,樓然和樓蔚扶了,往里去了。
那漢子伸長了脖子,往里看,韻嬤嬤道:“你便在這外頭等著,不要走開,許要你去拿藥或是有醫囑什么的。”
那漢子忙點了頭,往門外邊墻角處,站了過去。
韻嬤嬤點點頭,對這極配合的一號,印象好極了。
“二號呢?二號!”
正是頭日夜里那管事,舉著號牌急得一頭一臉的汗,急急解釋道:“稍等稍等,我們少爺身子不好,在外頭車上,這便抱進來了。”
韻嬤嬤斜了他一眼道:“你瞧瞧,這外頭有身子好的嗎?身子若好,也不來這處了,你先把號牌收好,等有出來的,你們少爺若來了,再進去吧……”
“誒誒誒,等等,等等,我們少爺在路上來了,真的來了……”
韻嬤嬤卻懶得理他,接著揚聲道:“三號,三號先進。”
三號倒是一個漢子抱著個孩童,一個婦人跟在后頭。
韻嬤嬤一邊收了他的號牌一邊道:“你在外頭等著,讓他們母子進去。”
那漢子也不多話,把孩子遞到那婦人手上,自家也往那墻角去站著了。
那二號還要說話,韻嬤嬤卻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
第一個婦人看得極快,就是崩漏,秦醫婆治此癥,手到擒來,辨明了是腎氣不足、血熱妄行、氣虛血瘀所致,盞茶功夫都不到,便開出了藥方。
那孩童倒是麻煩些,不過四五歲,睡著了就鼾聲震天,他阿娘說,有時都擔心他一下接不上氣,憋過去了。
也曾看過大夫,開始時,鼾聲沒這么大,大夫說是風熱之癥,開了藥吃了,好了一點點。過一陣子又發作了,換了個大夫,大夫說是鼻息,又開了藥,吃了一陣子,倒是不喊頭痛了,可這鼾聲,卻是越來越大了。
王醫婆把了脈,又看了舌苔,篤定道:“如今已是痰濕凝聚,脾虛痰阻了,再不精心調治,往后會導致一系列的病癥,還會影響孩童生長。”
那婦人忙問該如何,王醫婆寫了脈案,又寫了方子,遞給沉香道:“你帶去后頭,按撫加艾灸,再給她講講需要注意哪些事,這樣遷延反復,估計也是平時沒有照管好。”
沉香屈膝應了,便示意那婦人抱了孩子跟自己往后頭去。
韻嬤嬤按照秦醫婆示意,又開了門,把那婦人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