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蘭嬤嬤是個孤兒,自小兒在君山善堂長大,因從小兒性子和婉,又長了雙極惹人喜愛的圓眼睛,很得張若彤歡喜。一直在善堂幫著養育孤兒,雙十那年自梳,成了善堂里的嬤嬤。
秦念西從杜嬤嬤那里聽說了這些,不由得對這位蘭嬤嬤更多了幾分敬重。
秦念西找了蘭嬤嬤來,就是想問問善堂里的女孩兒,一般都有哪些出路。
那蘭嬤嬤笑道:“咱們君山的善堂里,和別處的善堂不太一樣。孩童送來的時候,十之八九都是不太康健的,除了那些實在沒法子治的,其余好手好腳的,一般都是五歲上便開蒙認字,七八歲上頭都能開始讀醫經藥經。”
“若是能讀個大差不差,幾乎都能在藥行里謀個差使,最不濟,也能在針線、廚房里謀個差使,或是選到哪處莊子里也不錯,還有些聽說是帶到兩浙路,京城當差的也有。”
“也有些是先頭有差使,嫁了人,男人有出息,便辭了差使,在家里一心一意操持家務帶孩子的,這配人上頭也有許多的講究,反正用人的地方多……”
秦念西從前都沒有留意善堂這一處,只沒想到這一處善堂里,學問還不少,只訝然問道:“那君山善堂里的女孩子,沒有進別人后院作丫鬟的么?”
蘭嬤嬤失笑搖頭:“一來咱們自己都不夠人手用,再者說先頭老祖宗有話,說是善堂里的孩子雖是孤兒,是善堂養大的,可不是賣給善堂了,除非各人自己愿意,不能賣做奴仆。”
蘭嬤嬤看著秦念西臉上尷尬之色漸濃,便又問道:“姑娘為何突然問起此事,莫不是有人跟姑娘討我們家女孩兒了?”
秦念西點了點頭,把康家老太太托付的事情說了,蘭嬤嬤聽了笑道:“這是好事啊,雖說咱們家女孩兒不夠用,但是這相鄰幾個縣里的善堂,經常有女孩兒送到這處來謀個前程呢。”
“但是這個事兒急不得,若是急等著用人,定是不行的,這挑的是侍候茶水上的事情,都是要入口的東西,還是得慢慢調教,一邊調教,一邊還得看著品性,若是那一門心思掐尖冒頭的,可不適合這樣兒的前程。”
秦念西點頭笑道:“嬤嬤覺得,調教一個這樣的女孩兒,大概要多久?”
蘭嬤嬤略沉吟了一下才道:“若是可著讓奴婢挑,五六歲上頭挑了來,到十一二歲上放出去,應是能得用了。”
“其實,奴婢覺得,還不如讓藥行按咱們家四時發放的花草茶,配好來,奴婢們每年都是那么用的,都覺著很好。”
“那個冊子,不必寫得那么復雜,尋常識字的人都能看懂便好,也從醫館里當養生冊子賣出去,白送可不成的,一白送,人家便覺得這東西不好,反而開始的時候,要借著什么由頭宣揚一下,弄成一冊難求的感覺最好。”
秦念西聽了略略點頭道:“嬤嬤說得有道理,待阿念再想想,嬤嬤如今還要在山上盤桓幾日,得空便來找杜嬤嬤和趙嬤嬤聊天便是,晚膳便和她們一處用就是。”
蘭嬤嬤站起身屈膝道:“行,姑娘有吩咐,隨時喚奴婢便是,奴婢先告退了。”
秦念西送走了蘭嬤嬤,便看著韻嬤嬤道:“這一節前后嬤嬤都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