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府一場花會過后,兩件大事,逐漸把安靜于帝國一隅的北地,攪得熱鬧至極。
安北王妃得圣上欽點的君仙山醫女診治,大病痊愈。
安北王妃感念北地苦寒,缺醫少藥,多方斡旋,請得君仙山萬壽觀在安遠城外,興建北地萬壽觀。
一時間,從安遠到雋城,便是岐雍城和前雍城,俱都掀起捐建熱潮。
令人側目的是,盡管安遠城有長公主和三夫人,以及多位將軍夫人捐銀都過萬兩,算得總數,竟輸給了祁城所捐之銀兩。
此時,君山藥行、醫館、女醫館已盡數遷入祁遠山腳下,長公主和三夫人看過賬冊,默然良久之后,才商量著,去了一趟祁遠山。
長公主和三夫人請了所有醫女,把賬冊子攤開在醫女們面前,請了包括韋醫女、王醫女在內的年長醫女看過。
長公主看著已經淚如雨下的韋醫女,輕聲安慰道:“都過去了,滿祁城的百姓,在以這樣的方式,向你們告罪,百姓們其實都是淳和善良的,不過是當時……”
醫女們從震驚到心頭發熱,俱都有些眼圈發紅,尤其是當時在祁城的那幾位醫女,盡皆淚盈于睫。
韋醫女緊緊閉了閉又熱又脹的眼睛,才屈膝哽咽道:“奴家會給夏槿燒一炷香,告慰她在天之靈的……”
北地萬壽觀捐建的消息,往南邊一路散播,再往后,北地各大商會加入捐建行列,尤以江南西路、兩浙路、京城商會、廣南府商會為最,不過夏末秋初,預估支出與實收捐贈,幾乎已經平衡,宮殿修繕已近三成,南邊請來的造像工匠,住進了祁遠山萬壽觀中。
磐城旌南王府別院中,旌國大王子得張家老祖和胡玉婷藥浴加藥膳一番調養,再得了些張家老祖親手做的瑤生丸,已經由旌南王世子派人護衛,北上往旌南王宮去了。
旌南王已經能正常下地活動,雖說不上健步如飛,但已看不出重疾在身之象。張家老祖留了藥方,胡玉婷留了藥膳方,一行人向旌南王世子辭了行。
這日傍晚,北地的丹桂開始飄出隱約的香味,旌南王府別院里,張家老祖一行準備啟程南歸,卻迎來了從來未曾露面的旌南王妃。
旌南王世子擺宴,替大云諸人踐行,旌南王妃和旌南王同坐了主桌。
旌南王妃身形頎長,面色紅潤,長眉入鬢,目露睿智,精明內斂而不顯其外,一番場面話說得極是漂亮,又將旌南王府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到末了,這位旌南王妃揚手示意了身后的一個婆子,端了個木匣子上來。
旌南王妃笑容滿面道:“此番諸位遠道而來,只因府中諸事繁忙,吾不得抽身,未曾親身致謝,也是救命大恩不知和以為報,近日聽說安遠城新建萬壽觀,這里一點捐資,謹表吾身為人妻,身為人母的一點心意,還請諸位仙長勿要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