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尚宮聽得吳皇后這話,便轉身到偏殿,召了從君仙山回來的司藥局童女使進來回話。
那位童女使行過禮,便把君山善堂的那些規矩,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末了又加了一句:“因為君山藥行和君山女醫館要的人多,如今佐近幾個縣和兩浙路的一些善堂,都已經在照著君山善堂的法子行事,為君山送人了。”
吳皇后聽完笑著看向明夫人道:“叫夫人看,咱們要照著老太妃設想的這樣,把這件大事做下來,眼面前,最缺的是什么?”
明夫人聽了這許久,從善堂說到如何教導出女醫,哪還能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連忙答道:“如今這天下,醫婆藥女在百姓眼中,可是輕賤得很,當然,這里頭也有許多緣由,總有那許多是靠著哄騙和一些神魔鬼道的度日,可這樣打小兒跟大夫一樣教導出來的女醫,除了君仙山,也沒別的地方有了。”
“女醫要立起名聲,照臣妾看,也不是一年兩年光景就得成的。那如今最缺的,自然就是醫女。現如今這世道,好人家的女兒肯定不愿送去做醫女,可一般窮苦百姓家的女兒,各種牽絆不說,單論這打小兒就讓讀書識字,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若說先從善堂里入手,倒是個極好的法子。關鍵是君山善堂這套規矩,放到哪個善堂,也是積功德的事兒。就是學個最簡單這一項,藥膳茶水四時養生的,別說嫁人,被高門大戶聘回去當個教習,那也都是極好的。”
吳皇后點頭道:“夫人果然眼明心亮,一說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明夫人連忙擺手道:“這都是現成的法子,臣妾雖說愚鈍些,可若是人家把路都趟出來了,再手把手教到這個地步,還不明白,那也是白吃了這么多年的米糧了。”
吳皇后笑道:“老太妃就喜歡夫人這份爽利,夸起夫人來就贊不絕口,既是話說到這份上了,若是京城這一處,交到夫人手上,可有了章程?”
明夫人略沉吟了片刻便道:“臣妾這也是比照著君山善堂和君山女醫館的規矩,現想了個大略的,娘娘先聽聽,若是有什么不對,還請娘娘指正。”
明夫人見得吳皇后笑著點了頭,便又接著道:“咱們京城,如今也有了女醫館,臣妾想著第一條兒,先在萬壽觀佐近,建個善堂。”
“第二呢,臣妾想著看看能不能在京城找幾個幫手,先往京城這些善堂挑一遍,有合適的,先送到萬壽觀建好的善堂里,請女醫們先教導著。”
“第三呢,這京城和京城周邊,也可以透些消息或是直接貼告示,像君仙山那樣,招募些有真本事的醫婆藥女加入,也和君仙山一般,按照各人長處,再教導和分派差使。”
明夫人搬著指頭數了個一二三四五出來,到末了又道:“這京城里年年到了這時候,高門大戶年年都有施粥贈衣的事兒,要臣妾說,那有些花子,可不是真花子,與其把米糧銀錢用在這樣的地方,倒不如趁著還有日子,把這善堂的銀錢米糧先募捐出來,把粥棚搭到城外去,要混頓飽飯的,用工來換,把善堂立起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