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一點點地回顧著整個π數值計算的思路,唯恐被打斷,甚至他已經感覺到背后的契靈聲勢正在不斷飆升過程!
緊接著,林奇默默在上面書寫下一條楊輝三角通用公式——
(1+x)^n=1+nx+n(n-1)x^2/2!+n(n-1)(n-2)x^3/3!+……
二項式定理!
隨意將n的數值代入,便能求到第n行的楊輝三角數值。
林奇嘴角流露微笑,當時的數學家都知道這個公式,卻不知道如何利用起來。
它看著很美,可就如法拉第等人發現電磁感應,富蘭克林吸引雷電,安培發現電流等等,他們都在接觸“電”這個龐然大物之初,都不知道實際意義所在。
知道電動機、發電機出現,才是真正所用之處。
同樣,牛頓也大筆一揮,將整個二項式公式推倒重建!
他嘗試著將原本公司規定的n必須是正整數無視,直接代入n=-1!
從而公式變成了(1+x)^-1=1-1x+1x^2-1X^3……
有限的楊輝三角開始走向無限的級數。
因為原本項數里,能夠靠著(n-n)=0使得后面的項都為0。
可n=-1時,原本有限的楊輝三角項數便再也不全為零,無限的級數便是無限的可能。
而這個公式,牛頓發覺兩邊同時乘以(1+x)會變成1=1,所以確實在某種角度而言,是有意義的。
后來牛頓便嘗試著將n=1/2代入,同樣也可以展開多項式。
到了這一步,曾經的林奇便開始震撼,因為1/2次方就是開根號!
要知道圓的方程是x^2+y^2=1。
因此y=(1-x^2)^1/2。
這便可以展開成一個新的多項式,僅僅把多項式的x替換為-x^2即可。
至此,魔法的煙花終于開始釋放!
對公式兩邊同時積分即為面積,區間為0到1之間。
以左邊(1-x^2)^1/2積分結果就是四分之一圓——
π/4!
右邊公式,積分后是1也就是π誰也無法相信,這右邊的無窮級數居然能夠算出π!
能夠精確到小數點后任意一位數。
從此π的計算,便走向了另一個維度,再也沒有人進行割圓,反而是在繼續優化這條公式。
諸如對0-1/2的區間進行積分,加快收斂速度。
這便是林奇在法師之路的第二關里,草草寫下的π計算公式的來源所在。
在新積分區間下,甚至只需要5項便能夠精確計算到3.14161,誤差為十萬分之二。
而達到魯道夫用四千萬億邊形算出來的35位精度,也不過需要50項而已。
數年功夫壓縮至一天!
曾經的林奇看完現代π數值計算的由來,才徹底明白那句話的真諦——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最直觀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優秀的方法。
相比之下,研究規律,有時候反而能更快達到彼岸!
因此,林奇默默在徽記的內部,將整個二項式公式書寫完畢,再一步步代入1/2,最終得出最簡單的無窮級數!
瞬間,契靈那傳統的割圓法面對“無窮級數”這一劃時代的工具,瞬間啞火。
自己被林奇壓服至于谷底!
擁有絕對理性人格的契靈力量,開始在林奇的腦海深處顯現。
只是祂已經失去了主導地位,只能夠安靜地觀摩林奇的行為,再也無力對抗。
漸漸地,林奇感覺到整個契約之力,慢慢遍布全身,他與那絕對理性人格開始擁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
對方的精魂與他的精神,仿佛墨水兌水般,完全融合為一體。
而這契靈的表征,便是他的眼神漸漸變得冰冷,不帶有絲毫生機。
實存定義實在。
無物存在,虛無亦不存在。
因而,如果契靈并不存在,以上簡單的論證就無法辯駁。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這些超越一切限制的力量,為何會在哲學意義上吸引著不少對契約魔法感興趣的先賢們。
有人在林奇耳邊傾訴,契靈是一般意義的神話,并非真正存在,而是扎根與眾生心中。
也有人在林奇耳邊傾訴,契靈是真實意義上的精魂,由于神靈的協議而被拋棄到任何魔法都無法觸及的位面里。
可無論真相如何,契靈都渴望參與到現實里。
哪怕只是借用生物的雙眸,來窺視著這個世界。
林奇感受到“絕對理性人格”威力在自己體內蕩漾的余威!
他終于,成功將這股力量,臣服于自己手下。
微處理器的春天,正式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