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最后一天,華凱、韓金盛、唐雷三人九馬踏上了北上的路程。
這次北上他們打算從秦國東部進入義渠國,然后從義渠國到小月氏最后從匈奴國西南部進入匈奴國。
這樣雖然路途會多走1000里左右,但一路上大多都是寬敞的平路,他們一人三馬輪換騎乘一千里也就是一天不到的路程。
兩匹神駒七匹寶馬,第一天華凱就走了1400里,直接進入魏國北部的屈縣。可能是因為北部接近草原的原因,魏國給華凱的感覺少了趙國邯鄲的繁華,多了武士的一種蕭殺之氣,這一點其實華凱想到,誰讓魏國是秦國的鄰居呢!
秦國作為天下第一強國,華凱從書籍上看到介紹秦國最多的話就是,秦國士兵貪于軍功悍不畏死,往往三五人敢于拼死強者,獲勝后喜割失敗者頭額。
這話有一些貶義,天下學者不喜秦國殘暴的做法,背后都說秦國是北地游牧民族遷徙而來,五行中在引導中原強國一起對抗秦國。
秦國雖為當今天下第一大國,可是面積并不廣闊,北部有義渠國,東部有魏國,南部是楚國,西部是巴國、蜀國、羌族。他所面對的這些國家沒有一個弱小的,而且秦國一直與這些國家都有戰爭發生。
義渠國屬于半游牧民族,他們可以說是草原最強大的一股勢力,義渠國人口超過300萬,比齊國直屬勢力多了三倍還多,比整個青州人口還多了一百萬。
楚國是天下第二大國,魏國也是七雄之一,再加上羌族、巴蜀等這些戰力能排進前20的國家,秦國永遠都只能專注于發現自身戰力,它的日子應該是所有國家最艱難的。
兩天后三人來到高盧城,這里是魏國距離秦國最近的城市之一,城墻高大雄偉,高度竟超過12米,已經是雄關的建設標準了。
城墻上穿著盔甲的魏國士兵在不斷巡邏,看見華凱等人詢問了他們的來歷,收了入城費這才讓他們入了城。
城內華凱看到這里的百姓都盛行穿皮甲,這里街道都是各種盔甲作坊,還有一些普通木制武器作坊,這個城市大約也就一萬多人,但是盔甲作坊華凱就看到了近十家。
華凱從這里能夠看到魏國對秦國的提防有多嚴重,相信楚國、巴國、蜀國也是如此,義渠國與秦國的戰爭幾十年來都從未歇過,秦國的國力一直被消耗著,華凱現在最擔心的是,如果有一天魏國、義渠國、羌族、巴蜀等國無法壓制秦國的發展,給秦國以發現蓄力的機會,秦國要想報復周圍各國對自己多年的欺辱,誰又能擋住他的步伐。
五月四日,華凱第一次進入秦國土地。
與魏國明顯的戰斗準備相比,秦國境內似乎顯得非常的和平。秦國在道路上建立了很多邑寨,很多老百姓竟然就在邑寨外種植糧食,他們也不怕遭到荒蠻野獸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