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蠢蠢欲動宋、蔡等國看到這里急忙偃旗息鼓,秦國拿下整個魏國,這天下大勢就已經開始向秦國傾斜,趙國如今戰力不夠強盛時期的一半,想要給秦國壓力已是不行,就單單靠一個楚國,恐怕是無法拿下秦國了。
在天下人看來,如今能夠阻止秦國統一的就只有燕國,燕國作為天下第三大國,擁有大量的騎兵如果從秦國北部攻入秦國,就如同趙國一樣,那么秦國還有可能收回爪牙,否則等趙國淪陷,秦國只要穩住楚國,拿下中原中部所有中小國家,那整個中原就已經沒有人能阻擋秦軍的腳步了。
華凱聽到秦政出手的消息也都驚訝不已,他與華家眾核心成員商議華家接下來該如何去做,如果讓秦國攻下趙國,代國必將聞聲而降,到時候華家就要正面面對秦國的威脅,北山、豹玉關都將處于秦國的攻擊之下了。
經過三天討論,華家決定派三萬月氏騎兵前往趙國,由廉頗統領應該可以阻擋秦國進攻的腳步,楚國在秦國漢中郡依然處于優勢。
可當剛傳到東胡草原,三萬大軍剛集結起來的時候,趙國邯鄲城傳來秦政突襲趙王宮的消息,趙王宮遇到突襲的第一時間,轉身向北逃去,秦政追擊到林胡草原,趙丹一路東逃逃往燕國。
整個趙國頓時大亂,墨家在關鍵時候放棄趙國,兩名巨子率領眾多墨家子弟從泰山山脈逃往齊國阿城,在阿城稍做休整后逃往齊國臨淄城。
趙國北部各郡在得知趙丹已經逃走的消息后,紛紛舉白旗投降,高柳郡月氏騎兵來到趙國亢厚關外時,廉頗已經帶著十多萬趙軍,連同三十多萬百姓退到亢厚關不遠處,很多百姓看見關外通往高柳郡的馬車無論多少錢都要坐上,趙國在失去八萬精騎,趙丹不戰而逃后已經沒有了抵抗的勇氣。
廉頗騎在一匹神駒上,這是他在烏珠穆沁部落用三件寶物所換的神駒。看著大軍兩側百姓不斷北逃,他們似乎覺得只要逃出趙國,逃出亢厚關就能安全。
廉頗試著率大軍阻擋秦軍腳步,可是越是抵抗逃散的士兵就越來越多,從邯鄲城撤退的時候他手中趙兵還有三十多萬,可是出了邯鄲城他手中就剩下兩萬趙國精騎,其他士兵不知道逃向何處。
很多世家全都紛紛投降,他只能率領兩萬騎兵且戰且退,白起在收攏了魏國與趙國的降兵后,如今兵力已經超過60萬,他正率領十萬秦國銳兵與五萬騎兵對廉頗進行追擊,身后還有十多萬輔兵跟隨。
看著對方騎兵又一次追上來,五萬大軍一路向北所有逃跑的百姓紛紛死于馬蹄之下,廉頗看到這里組織兩萬趙國精騎又一次向對方騎兵發起沖鋒,對方也知道趙國精騎厲害,不與之糾纏,百姓看到敵軍騎兵退走抓緊時間向北撤退。
沒過多久,白起的中軍已經趕來,十萬秦國銳兵組成十個整齊的方陣,緩慢的向趙國精騎靠攏。多少時候趙國精騎的假想敵一直都是秦國銳兵,可是今日他們看見秦國銳兵卻是沒有一絲交戰的想法。
面對十萬秦國銳兵即使他們能夠沖散對方戰陣,沒有其他兵種相輔他們也無法將優勢化作勝利,秦國銳兵想要被擊潰基本沒有可能,到時候他們只是徒增傷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