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帥,魏國已滅,趙丹東逃,趙國眾世家依然紛紛投降,廉帥還是要做無畏的抗爭嗎?”白起來到兩萬趙國精騎前方,看著廉頗輕聲說道。
“只有站著死的廉頗,沒有跪著死的廉帥。兩次攻秦最后時刻功敗垂成,秦國每到關鍵時刻都能轉危為安,實乃天意!
秦王勸降本君未能成功何況是你,今日趙國戰敗眾世家紛紛降于秦國,還望秦國能夠善待,民心乃君王之基,秦王如果不能善待天下百姓,最終也只能成為歷史記憶罷了!”
廉頗雖敗但威嚴不倒,遠處那五萬投降秦國的騎兵心中不由動容,他們自投降秦國以來,軍隊控制權被秦國一點點拿走,如今只能在秦兵的鼻息下拿起屠刀揮向自己以前的同胞,但是秦國能夠給予他們什么。
白起聽到廉頗的話已經讓秦國軍心有些渙散,秦兵心中秦政是他們最大的信仰,他們能夠為了自己的王出生入死,可是新投降的趙軍、魏軍卻是不同,他們不想再打了,不愿被秦國這么奴役。
五萬沒有任何士氣可言的普通騎兵不是兩萬趙國精騎的對手,秦國銳兵野外作戰也拿趙國精騎沒有辦法,于是他們只能看著廉頗護送著大量難民進入亢厚關內。
巴特爾作為高柳郡月氏騎兵團團長,他率領三萬月氏騎兵從東胡草原跨越千里來到亢厚關外,看到無數趙國百姓正趕著馬車、牛車正向著東方逃去,那些百姓看到月氏騎兵后遠遠躲開,確認這只騎兵沒有攻擊他們的意思,這才繼續趕路。
一些在林胡國走商的商隊看見這么多趙國百姓逃到亢厚關,他們也都知道趙國內必然是有大戰發生。一些趙國逃難百姓看到有商隊經過,都上前請求搭載一程,再多錢也不在乎。
一些林胡國探馬正在亢厚關附近巡查,他們看到趙國難民如此景象顯得很是悠閑,草原部落很少怕中原正規軍,因為進攻草原可不是進攻中原城市那么簡單,他們在這里是等有沒有逃難百姓自愿成為他們的奴隸,每次中原大戰他們都能獲得一些中原奴隸。
巴特爾來到亢厚關外,看見關墻上密密麻麻的守軍,這些守軍看到月氏騎兵到來全都警惕的看著他們,這個時候不該有草原部落從亢厚關攻擊他們,亢厚關內走出一隊騎兵,他們向月氏騎兵方向走來。
知曉了巴特爾的來意,這隊人馬急忙回到亢厚關報信,不一會兒巴特爾就看見有一黑衣君者從關墻上飛來。
“你們是高柳郡來的援軍?我就是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