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華夏國一些政策討論,有關建立五等公民與三等平民的制度,對于如今華夏國的好處與壞處都有哪些,有什么不足,誰還有更好的辦法都可以闡述。
華凱也是給了所有人暢所欲言的渠道,由諸子百家發出聲音,才能使得國家政策改變得到所有人的擁護。
第五也就是最后一條,就是華夏國曾經一些政策引起社會變化的討論,這也算是對華家新體制的一種贊頌,可是如果你認識不夠無法解讀政策深意,那說出來可就丟人了。
因為這些政策大多數已經證實對人類發展大有益處,這才是讓孔圣人最頭疼。
華凱制定的很多政策可都是經過他心中千年歷史所總結出來的,一般人要想讀懂可是不容易,這也是華凱對所有百家學者學識的一種考驗,這樣排除諸子百家前二十強才最具有說服力。
這個時候孟亞圣看到最后面的幾道辯論體,神情不由一定,大家都知道他這是心中構建思想空間,用來推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孟亞圣雖然不是圣人,但在儒家學派地位非常高,很多地方甚至超越顏圣與曾圣,就是因為他的思想并不會太深奧,但是卻都很嚴謹,是儒家三圣最看重的。
一道龐大的氣息從孟亞圣身上升起,眾人不由相互望了一眼,都露出驚喜的神色。一道道規則之力環繞于百家學院之上,只有筑基境以上才能讀懂這些規則之力代表的意思,這股強大的規則之力從百家學院上空擴散到夏城,然后一直到整個中原,大家眼睛都看向天空,不知道這又是誰突破金丹境了。
只是一瞬間,孟亞圣就回過神,這時候他已經晉升圣人,已經突破進入金丹之境。但是因為圣人的特殊,與金丹境相比實際戰力要弱很多,這次晉升金丹境的異象也小很多。
可儒家所有學子這一刻都感應到了,孟子巨著晉升圣典所有讀過孟子巨著的儒家學子都知道儒家又多一圣。
“圣主之策非一般人可以明白,如果不是我剛好晉升圣人,精神力可以送入天道,也是不明白其中道理。
圣主這是要融合百家為一家,所有論題最后都繞不開一點,那就是所有體制都只是對人族的一種引導,好的體制能夠引導人類迅速發展,是一種人類共識,突破這種共識的人就會成為人族的敵人。
因此華夏國所有法律法規都不是永恒不定的,諸子百家學術也不可能永遠不動,那么諸子百家的存在就是讓世界變好的工具,永恒的只有圣主,只有華家而已。”孟圣說道。
大家聽到這里都不由的去看每一道論題,最后都是如孟圣所說,辯論到最后只有百家合一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人民,所有論題其實核心還是天下所有百姓,悟到這里再看這些論題就變得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