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魚球成了一個極為顯眼的目標,絕不容易跟丟,而“球體”之中的魚兒們也因為對“身在大團隊中”的僥幸而不敢去往別處,這使得魚兒們永遠都只能被限制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區域內。
此時,潛生污濕龍們便會猛然扎進魚球之中,張開血盆大口隨便亂咬一下,就能掠走滿滿一大口魚。
就這樣,對于魚兒來說原本應該是安全的“團隊魚球”,就變成了潛生污濕龍的自助餐廳。
直到魚兒們真的敢于游出“化整為零”的一步各自逃散,或者等它們吃飽了。
這玩意一出來就是一群,如果它們撞翻了木頭和小木船,那么落入水中的考生們也就慘了。
畢竟水中作戰一直不是人形生物的強項。
除了這玩意,周樹還看了一種類似于蛇頸龍的生物,按照官方的設定,這東西叫做頂盔蛇龍。
想要在骷髏島混生活,求存所需的奇門“盾甲”必不可少,這條要訣不僅適用于陸地,也通行于水下。
但對于骷髏島的各種披甲龜類來說,如果不幸遭遇到了頂盔蛇龍,再強悍的甲殼也無濟于事。
頂盔蛇龍可以長到5米,它們出沒于骷髏島的紅樹林區、潮漬區以及河道深水區,是一種肢體極其柔軟、靈活的兇殘掠食者。
它們食譜上最主要的菜品,除了魚類,就是各種各樣的海龜或淡水龜。
而為了飽嘗鮮美,頂盔蛇龍有自己獨到的手段,來處理對于其它掠食者而言難于清理的龜殼。
周樹就發現過頂盔蛇龍懶洋洋地趴在灘頭上,在自己頭頂或在自己背部,頂著或大或小的龜殼,原因是它們不愿浪費哪怕是一丁點的龜肉,所以時常要將獵物的殼體帶在身上,以便隨時把自己的腦袋伸進去,扒拉扒拉看看“還有沒有剩下沒吃干凈的”。
這樣子看上去就像是在頭上或身上戴了鋼盔一般,這也正是它們“頂盔蛇龍”一名的由來。
為了吃到這樣的美食,它們身形都是特意進化過的。
和它們白堊紀的祖先們一樣,頂盔蛇龍有著一條極為細長、靈活、柔韌的脖子,以及一顆同樣長而柔韌、牛勁十足的腦袋。
首先,頂盔蛇龍可以輕松地將自己的腦袋,從龜們的頭部縮入縫或四肢縮入縫插進去。
然后,輪到頂盔蛇龍的另一件武器上場,在它們滿布利齒的嘴中,最要緊的武器還并非那些牙齒,而是它們一條與蛇類生物極其相似的舌頭。
當頂盔蛇龍的腦袋,強行插入到龜們的硬殼內后,它們會先以上顎牙咬緊龜們的胸甲,或以整個腦袋死頂住縮入口上下端,緊接著將它們那條有力的舌頭,猛然間扎入龜們的頭顱或者其它部位。
接下來,頂盔蛇龍便會像蜘蛛那樣,慢慢地把龜們的肉“一絲絲地吸出來”。
最終,龜們也會像那些被蜘蛛逮住的獵物一樣,被從里到外地吸收得干干凈凈,僅剩下一個空蕩蕩的龜殼。
有時,如果趕得及在龜們把肢體縮回殼里之前,頂盔蛇龍還會先咬斷龜們的四肢,剝奪龜們的行動能力,然后再慢慢地享用每一絲肉羹。
如果人類落水了,估計它們不介意嘗嘗這種沒有硬殼的食物。
就當周樹以為這玩意是這里最大的掠食者的時候,他就看到一頭更大的怪物從水里爬到岸邊曬太陽。
這東西爬上來之后,5米長的頂盔蛇龍就成了……中等家伙,3米長的潛生污濕龍就成了小家伙,因為這東西的體型超過了7米!
也就在這時,周樹發現有四個人出現在了盆地邊緣,就那么大咧咧的站著,朝湖心島望去。
更神奇的是,周樹看到了他們的號碼,82、63、18三個數字像是游戲角色名稱一樣頂在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