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直接飛身一頭撞到岸上,沖潰群獸,再隨便攫取一只或撞翻一特定目標,然后直接拖入水下享用。
就像這些考生遇到的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圍繞著整個島嶼,同時發生了十二次這樣的突襲,有五名考生被拖下水,讓考生只剩下最后的三十五人。
這種程度的戰損,讓那些考生們只想快速的離開河岸,于是很多人就攀著藤蔓向懸崖上爬去。
周樹沒有著急,到這里他的預警系統已經完全失靈了,所有的突發危險都在考驗他的神經反應和身體配合能力,但是看到熟悉又陌生的黑色崖壁和叢生的雜草藤蔓,他感覺不對勁。
果然,有一名考生剛從一條藤蔓跳到另一條藤蔓上,那條藤蔓突然一動,直接把那名考生帶到了旁邊兒一堆雜草邊。
然后一條巨大的螯鉗從那里突然伸出,瞬間夾住了那名考生。
“啊!”
伴隨著那名考生痛苦的叫聲,它就被螯鉗拽進了雜草里。
看到這一幕,周樹邁出去的腿瞬間停下,是穴居分尸蟹!
穴居分尸蟹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地蟹科生物,為骷髏島所獨有的它們大量分布于骷髏島綿延寬長的深淵、峽谷峭壁上外現裂口的洞穴之中。
性別不同,在穴居分尸蟹個體體之間構成了顯著的差異。分尸蟹的雌性個體體長約2.5米左右,不計觸須的。
而雄性個體體型卻還不一定能到雌性的一半,一般體型僅比剛孵化的雌蟹大一點。
每天只要不睡覺,穴居分尸蟹們便會自己分泌出黏膠狀排泄物,然后用它們編織出的“安全索”將自己粗大的尾部連接扣死在洞穴地面,將一只或一雙大鉗子停在洞口。
它們會像玩“俄羅斯轉盤”一樣地憑運氣捕捉各種鳥類、蝙蝠以及各種飛行生物,例如鷲龍甚至翼手龍。
同樣從裂縫中探出外面的還有長達3.048-3.66米的巨大觸須,它們就是探測獵物方位的前線“**移動感知器”。
但對于那些沒有處世經驗的獵物而言,很不幸的是,這些觸須從外觀看上去就是“十分普通的藤蔓”而已。
一旦有獵物不慎觸碰到了任何一條觸須,或僅僅只是近距離拂過,原本慵懶的雌蟹就會快速撲到洞口,猛然把長約一米八的巨大的螯鉗從裂口中伸出,攫取那些倒霉的“觸須者”。
與此同時,就依靠那團粘接于尾巴與地面上的黏膠“繩索”與“寶座”,構成一個安全的防摔緩沖。
而那名路過的、不明真相的考生,就是一個倒霉蛋。
周樹還知道,那名考生的悲慘還沒有結束,因為穴居分尸蟹是“女主外男主內”的社會。
那么龐大的體型差距和武力差距,這種形態是一定會形成的。
雄蟹會成群的集中在雌蟹所坐鎮的“穴室”里,負責照顧“夫人”所下的蛋,然后做育嬰工作,例如調整卵埋放深度、調整巢穴溫度、為孵化添加養料等,為“打拼”在外的雌蟹免除后顧之憂。
而雌蟹只需要進行捕獵和生產活動,捕完獵自己先吃,然后雄蟹就以雌性吃剩的殘羹剩飯為食。
那名倒霉考生的下場大概也是如此。
其他考生雖然不知道那個大鉗子是怎么回事,但也知道崖壁不安全,四處隱藏著危險,攀爬起來會更加小心。
而有些僅僅落后一點點的考生還駕著船,當他們看到這種情況之后,根本就不靠岸,直接駕著船從河口沖了進去。
崖壁上有怪物,水里也有怪物,反正哪都不安全,直接從河道進去還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