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時,‘玉兔號’月球車的太陽能電池帆板還要調整角度,避免被陽光照射得太熱。最熱的月午,月球車還要進行‘午休’。
“玉兔號”月球車設計壽命3個月,這意味著她要經歷3個月球白天和3個月球黑夜。
所有的工作要在月球時間的“上午”和“下午”完成。
只不過再怎么嚴謹的設計,放到實際情況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
在正常的運行了一個多月之后,玉兔號月球車出現了異常,它的科學探測設備都可以正常運轉,但卻移動不了了。
相當于腿腳不太靈光了,但腦子、嘴巴、心臟、耳朵都正常。
玉兔號運行了1個多月就無法移動了,說起這個故障,設計上有兩處做得不到位。
一是對月球環境有認識,但認識不到位。
二是對可能出現的故障處理措施不到位。
因為科學家們無法到月球上進行實地的檢查,大多數情況只能靠數據分析,或者直接猜測,所以得出了兩個比較科學的解釋。
第一個可能是因為月球車要輕小型化,所以設計得高度集成,相應部分沒有備份。
第二個可能是所有輪子的驅動機構控制電路都在一塊板子上,或許是某一個驅動電路的電源有短路現象。
根據地面的模擬試驗和推測,由于輕小型化,導線很細,可能是在它行走過程中駛過一塊大石頭時,有條導線表皮被石頭割破了,導線與月球車支撐體短路,這是最大可能性。
航天探索有很多未知數需要人類不斷探尋,有很多問題需要重新認識。
正因為有了這件事,之后的玉兔二號就設計的更加完善了,所以才一直運行到了今天。
當然,誰也不會想到世界上會有周樹這樣的人,這位能直接肉身降臨月球。
周樹跳躍著來到玉兔號旁邊,抓住一個堅固的結構點把它舉了起來。
玉兔號月球車的質量為140千克,在地球上稱重的重量也差不多,但是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周樹把它舉起來感受到了的重量也就20多千克。
當然,對于周樹來說,140千克跟20多千克沒什么區別,畢竟他都是能直接肉身登陸月球的人了。
他把月球車抬起來看了看,發現就是下邊有一條電線被掛斷了。
「這還真是……一根線報廢一輛車啊,還是為數不多的月球車。」
不過看到這條斷線,周樹突發奇想,如果能把這條線接起來,玉兔號能不能恢復過來?
正在周樹突發奇想的時候,地球上卻亂了套,或者說高層亂了套,畢竟周樹影響的衛星和空間站情況,一般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就算有影響,也是幾秒鐘的影響,很快就恢復正常了,一般人也不會注意。
可國家宇航局不一樣,它們能看到準確的衛星數據,可以輕易的看出這些衛星能排列出一個什么樣的軌道。
如果說衛星只能看數據的話,空間站就有真正的“目擊者”了。
綜合多方面的信息進行分析,應該是有一個神秘的玩意從那一帶經過了,然后把它們給影響了。